WFU

網站頁籤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長高這檔事



小朋友進入青春期,長高就是家長最煩惱的一件事。為了怕孩子以後矮人一截,會四處尋找長高的辦法,舉凡多做一些跳躍性的活動,補充富含鈣質的飲食,或是尋求中醫的轉骨方,但是這些方法真的能促進身高的發育嗎?身為物理治療專業,來看看運動是否可以長高呢?

首先要先了解,長高在身體的解剖生理學觀點,就是骨骺板融合。嗯,第一個專有名詞出現了,「骨骺板融合」白話文的意思,就是骨頭變長、鈣化完成的意思。

以大腿骨(股骨)、小腿骨(脛骨+腓骨)這些長長的長骨來說,在胎兒時期,最原始的骨頭細胞稱為軟骨母細胞,軟骨母細胞會進化形成軟骨性硬骨雛形。

軟骨性硬骨雛形,會進行初級骨化作用,把原本的軟骨,骨化成為硬骨骨幹,並且隨著發育持續生長。

另一方面,在硬骨骨幹的其他部位(通常在骨幹兩端端點),形成次級骨化中心,也就是骨骺。骨骺也跟初級骨化中心一樣,會開始硬骨化。

在骨幹跟骨骺之間有軟骨性的骨骺板,這個骨骺板引領著骨幹的增生變長,也就是長高的主角。

等到硬骨骨幹發展到整個骨骼達到成人的大小時,骨幹內部的初級骨化中心才會與骨骺內的次級骨化中心融合為一體,形成緻密且成熟的長骨。

發育成熟的長骨,當初中間的骨骺板最後會被骨幹跟骨骺的硬骨所取代。一旦被取代,表示骨幹跟骨骺已經融合,這時候骨骼的生長就會停止。(圖解說明)

上面講的專有名詞很多,具體簡單來說,可以想像要建造連接河流兩岸的橋,先在河流中先建起橋墩(初級骨化中心的骨幹),岸邊建起連接陸地的斜坡引道(次級骨化中心的骨骺)。橋墩跟引道中間會有連接建物(骨骺板),會引導橋梁從河流中心一直往兩岸延伸,一旦跟岸邊的引道連結後(骨骺板融合),這座橋梁也就定型完成,不會再無限制的延伸。

從上面我們可以瞭解到,長高的要素就是骨骺板的融合,一旦骨骺板被破壞或是消失,長高也就隨之停止。

那接下來我們就要思考,運動會不會促進骨骺板的融合?

以「骨骺板,運動」當作關鍵字搜尋學術期刊時,找到一篇討論運動對於骨骺生長板生理效應的回顧性文章(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Epiphyseal Growth Plat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Normal Physiology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文章中的結論提到說,骨骺板的生長是動態過程,適當的運動量可以增進骨骺板的生長,但是不足的運動量會對骨骺板有負面影響的推論須要更多的實驗來佐證。

因此運動跟長高有正面相關性,一方面促進骨骺版的融合,另一方面訓練更強壯的肌肉力氣來撐起抽高後的骨架。

但青春期剛好面臨重視課業的高年級與中學時期,有些小孩因為長期窩在書桌與課堂,活動量不足,造成肌力的不平衡導致姿勢上的錯誤(例如駝背),或是心肺循環能力下降,體力變差,或是新陳代謝速率降低,造成體型的偏差。

因此青春期多運動,刺激孩子的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跟體適能的發展,讓小孩子可以為成年後的健康打下基礎,也是一件跟課業不相上下的重要事項。

如果想知道,搭配何種運動形式在學術研究上會有最佳效率的組合,以及物理治療師在臨床上的經驗建議,可以參考青春期轉大人,物理治療師運動建議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