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復健要做幾次,症狀才會改善?







大家都想知道:要做幾次治療,症狀才會好?


上次講到物理治療師常用的3種療法,在臨床上有病人會詢問「什麼時候症狀才會好?」這種問題。

復健科的病人可以粗分三大類,一種是肌肉關節的疼痛,另一種是促進神經迴路的動作發展(例如中風、兒童發展),另一種則是心肺疾患。

針對痠痛,現在的看法是,除了明顯外力造成的創傷(例如車禍、摔倒......),平常錯誤的動作型態會讓肌肉、韌帶、肌腱、關節產生小創傷(Micro trauma)。

這些小創傷並不會造成立即性的不舒服,隨著時間的累積,這些小創傷不斷形成,造成沾黏或是疤痕組織,這些部正常的組織就會造成明顯的不舒服感,比如說痠痛、動作受到限制……等等。

「什麼時候症狀才會好」是來自於治療時程的不確定性以及成為慢性症狀的擔心。從醫學的文獻研究,可以從統計的方式,講出什麼型態的傷害「平均」多久會好,但是針對個別病人的狀況要預測準確的復原時間,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大部分積極的復健治療,復原的時間也相對可以減少很多。


為什麼天天來復健,效果卻沒有太大的進展?


因為台灣的就醫非常方便,一旦出現這些症狀,花個便宜的部分負擔50元,人只要舒舒服服地坐著或躺著,靠著熱敷、電療、牽引……這些儀器治療,痠痛就能舒緩許多。

離開醫療院所之後,原本的動作習慣沒有改變,生活型態依然照舊,小創傷持續累積,沾黏、疤痕組織仍然存在,痠痛不舒服無法根治,只好每天抽時間來復建,再跟治療師和醫師抱怨復建都沒有效果。

可以想像一下,造成痠痛不舒服的沾粘、疤痕組織就像下圖示的大魔王,什麼治療都沒做之前,血條100%。




病人來做大約1小時的儀器治療、運動治療、徒手治療後,大魔王損血60%,治療結束的當下,只剩下4成的不舒服。




但是回家後這23個小時內,造成小創傷的因素沒有任何改變,沾黏、疤痕組織繼續增生,大魔王慢慢回血成95%,疼痛不舒服的症狀又再次出現。




隔天再來復健後,大魔王再次損血60%,但回去的不作為,又再次讓大魔王回血成95%。 病人就一直重複這樣的治療循環,時間久了,自然會有復健真的有效嗎?到底我的症狀要多久才會好?


積極復健=治療室治療+生活密集練習


回到家有確實改變動作習慣,調整生活型態,積極練習居家運動,痠痛大魔王的血條會越降越低,低到一定程度後,病人就會「有感的」覺得自己進步,也更願意配合治療師跟醫師的處方,痠痛不舒服也降低更多,形成一種正向循環。

這種正向循環在中風病人、兒童發展的進步特別明顯,因為神經迴路具有強大的可塑性,如果病人、家屬夠積極的話,在家裡密集的練習在治療室學習的目標,刺激神經迴路的發展,拉長時間到1個月、1季、半年回過頭來檢視當初未做復健的狀態,能力的進步是非常可觀的。

因此,下次復健時,請教醫師、治療師在家裡可以執行的居家活動治療,離開醫療院所後,在生活中盡可能的密集執行居家活動。復健必須持續做、天天做,然而並不是只存在於每天來到治療室報到,而是落實在生活上的保養與訓練,這樣的復健模式,就算沒有天天來醫療院所做治療,復原時間也會大大縮短許多。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物理治療怎樣才有效?






如果有機會經過復健科,通常會看到科內病人人山人海,座無虛席的盛況。如果是密集治療的病人,更會發現有些病人面孔天天重複,不論熱浪寒流,颳風下雨,這些病人往往全年無休,不辭風雨的天天來復健科報到做治療。


復健不是應該天天來做治療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復健本來就該天天做治療,但是關鍵在於要做「什麼治療」!

物理治療有分成儀器治療、徒手治療、運動治療。


儀器治療


儀器治療利用機械原理把熱能、電能、光能,力能、波動......等能量,轉換成刺激肌肉群收縮放縮、促進局部循環,加速組織再生。在20年前,治療師得熟悉像頻率、波形、波長......各種治療參數,該如何因應不同症狀去做調整。

隨著機械工程科技的進步,儀器公司的工程師已經把這些複雜的參數設定成不同模式,治療師在臨床現場只要開關儀器,選擇相對應的模式,微調時間與劑量,大幅度促進治療效率以及翻桌率。

儀器治療可以用最少的治療師人力操作一台機器在同一時間治療2~6組病人,成為醫院診所經營者最愛用的治療方式。對病人而言,花個50元部分負擔費用,坐著或躺著不動,被動隨著機器收縮放鬆肌肉,痠痛、不舒服的情況稍微緩解,也是一種輕鬆又簡單的保養方式。


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是治療師針對病人的動作模式,找出代償的錯誤動作,並且設計一套運動計畫,放鬆過度使用的肌肉群,釋放過多的關節壓力;或是誘發沒有收縮的肌群出力,從無到有產生動作。

神經物理治療師和小兒物理治療師最常使用運動治療來帶病人,例如誘發中風病人軀幹與四肢的動作功能;小兒物理治療師設計遊戲關卡,讓小孩跑跳、攀爬、平衡來闖關促進動作學習;心肺物理治療師設計有氧運動,幫助心血管疾病患者、肺部疾患病人促進心肺功能。

而骨科物理治療師受限於經營者的人力考量,大部分在健保體制中會給予一體適用的居家運動衛教,至於要個別化動作修正和運動訓練,醫院診所通常會採取自費模式,預約一段充裕的時間,進行一對一症狀評估以及動作優化訓練。


徒手治療


徒手物理治療是物理治療師最有威力工具之一,但是相對也難以練成。物理治療師藉由視覺的觀察,動作評估,觸診回饋手感,利用自己的一雙手,把緊繃的組織放鬆,移位的關節復位回去,鬆弛的肌力訓練回來,這樣針對病人的症狀核心做處理,通常可以讓病人產生有感覺的改善。

相對的,因為徒手治療想達到理想的療效,也需要一段時間作個別化評估和一對一治療,所以大部分醫院診所的治療師和病患,若想做出「有品質」的徒手治療,往往也是採取自費預約模式。


什麼才是有效的物理治療?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復健不是應該天天來做治療嗎?

在全自費的物理治療所,病人找物理治療師,個人化評估問題癥結點,學習正確的動作模式後,「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所以治療頻率會從一開始天天來,緩解症狀,進步到一周來一次,修正並練習,最後一個月或一季才回診追蹤後續情況。 

但是在健保體系,院所經營者大多採用儀器治療,大幅度限縮自費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的時間與空間,造成大多數的病人花1~2小時來復健科接受儀器治療後,其他時間都是在舊有的動作模式生活,症狀要徹底根除或是緩解都產生極大的困難。

於是就會發現,在這樣的就醫環境中,大多數病人周而復始地來復健,回家沒有練,症狀沒有變,繼續來復健,回家沒有練,症狀沒有變……慢慢的,每天來復健科形成一種心理慰藉。

因此,若是已經去復健科很多次,但症狀一直沒有明顯的改善,請詢問你的治療師,是否有自費的一對一評估與治療的方案,並且把治療融入生活中,時間拉長,就會發現:原來復健可以很有感的改善!

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懷孕的關節痠痛,新手孕媽咪可以怎麼做?





這周日(5/13)就是母親節,又稱為「母難日」。因為在懷胎跟生產過程中,對母親跟胎兒都是高危險性的期間。尤其在懷胎10月當中,孕婦因為荷爾蒙跟胎兒的影響下,會產生像是下肢腫脹、肩膀不舒服、腰部酸痛……為了緩解這些不舒服,身體會自動產生姿勢、動作上的代償。這些代償動作會隨著懷孕期間成為習慣,延續到產後生活,造成日後肌肉關節酸痛。


孕婦肌肉關節的變化


孕婦因為胎兒的關係,腰椎的往前曲度變大,骨盆往前傾,導致後腰肌肉緊繃。跟著腰椎姿勢改變,肩膀和肩胛骨會往前凸出去,形成圓背姿勢,連帶影響頸椎也會往前,造成肩頸肌肉僵硬不舒服。

懷孕過程中,隨著胎兒慢慢長大,腹肌會被伸展。當腹肌被伸展到超過一定程度,會造成「腹直肌分離」(Diastasis Recti),腹部肌肉組織的連續性被破壞掉,而無法正常收縮出力。腹部肌肉無法收縮出力,會讓腰椎和骨盆的穩定性降低,造成從躺到坐的姿勢轉換困難。

而賀爾蒙的影響,則是讓穩定關節的韌帶變得鬆弛,造成關節的不穩定性增加,導致下肢關節以卡死的狀態來維持關節穩定性,卻也容易讓關節軟骨的磨耗增加,產生關節的不舒服。

因此對於孕婦而言,如何在懷孕期間,使用正確的肌肉來承受住胎兒的重量,而不是被動延展而鬆弛,就是一件重要的課題。面對懷孕所產生的肌肉、骨骼、關節問題,可以由物理治療師針對不同情況所設計的運動來緩解不舒服的狀態,以及降低產後發生姿勢和動作問題。


孕婦可以運動嗎?


很多人會有一個迷思:為了保護孕婦跟胎兒,孕婦能不做運動就盡量不要做。其實很多文獻研究都指出,孕婦在懷孕期間,在正確的擺位下做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緩解懷孕期間的肌肉關節疼痛,在產後也比較少代償性的錯誤動作模式。

對於健康的孕婦,運動項目大抵不脫離熱身、緊繃肌群逐一伸展、個別化有氧活動、軀幹與上下肢肌力訓練、骨盆底肌訓練、全身放鬆活動。至於訓練項目和強度,則是根據每一位孕婦不同的狀況去做個別化設計與調整。

比如說軀幹的腹肌訓練,如果是腹直肌分離的孕婦,就不能直接做腹肌訓練,而是要先把分離的腹直肌矯正回來後,才能開始腹肌運動;至於高風險孕婦(像是子宮頸閉鎖不全……之類),更是需要跟醫師討論後,針對孕婦本身的狀況,才能精確設計最適合的運動療程。


孕婦運動仍然要注意


在醫師跟治療師的指導下,孕婦做運動是件好事,在正確的擺位下做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緩解懷孕期間的肌肉骨骼疼痛,在產後也可以降低代償性的錯誤動作模式。但孕婦仍然要注意一些事情:
  1. 不要在仰躺姿勢超過5分鐘,避免子宮壓迫到腹部的上下腔靜脈。 
  2. 就算只能仰躺,也要在右側屁股下墊毛巾捲,讓身體微微側向左邊。 
  3. 運動出力過程不要憋氣,憋氣會讓子宮跟骨盆腔產生壓力。 
  4. 避免單側下肢活動,造成平衡不穩,增加單側骨盆下肢的關節壓力。 

懷胎10月並順利生產,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在母親節這一天,祝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也恭喜已經是孕婦的準媽媽,可以生出健康的好寶寶!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物理治療畢業後在做什麼?









物理治療畢業後在做什麼?


這問題已經被問很久了,網路上也很多文章討論。大家常常只知道我們畢了業,考完國考,穿上白袍,但在醫療院所我們做什麼?跟其他穿白衣服的醫事人員有什麼不同?再加上物理治療又細分4大專科,圈外人更容易搞混我們究竟在學什麼,做什麼。

我有幸在4種專科待過一陣子,所以今天,我用主觀的幾句話,來描述我從實習到執業以來,在醫療院所面對的情況。

希望大家看完笑一笑後,能夠稍稍理解物理治療在做什麼。






















<補記 1>


有人提到公會除了餐敘外,還有幫會員保險......等一些行政事項。希望既然推廣物理治療讓大家知道,就要傳遞正確的訊息。

我不否認公會的確有在做事情,但是公會都不會主動揭露詳細資訊給會員知道欸,比如說會員手冊寫到:年度課程費用$50000,問題是,舉辦哪些課程?講師費支出多少?場地費多少?講義費多少?這些細項通通都沒有揭露,會員根本沒有感覺公會在做事情啊!會員只對年度餐敘以及紀念品有感覺,真的剛好而已。

再來講到保險,幾年前敝醫院跟保險公司合作要團保醫糾險,我想說不要保到重複的內容,email給公會想詢問保險內容,結果公會沒有回覆我欸!到現在我仍然不知道公會保險的內容有什麼。

我覺得公會再繼續這麼No function下去,有一天拿掉法律強制入會的規範,還會有幾位治療師願意加入公會呢?

公會加油,好嗎?


<補記2>


為什麼對「復健師」的稱呼覺得反感?這跟歷史有關。

在各個治療師法立法通過以前,大家覺得復健科工作的醫事人員就是復健師,這很合理沒有問題。但立法通過各個治療師法(物理治療師法,職能治療師法,語言治療師法.....等等)後,表示政府重視專業的必要性,並且用法律規範各專業的分工與合作。

所以當民眾稱呼我們為「復健師」而不是治療師,表示民眾仍然不是很清楚專業的分工與差別,治療師對於這樣舊稱呼的反感,來自於對自己專業無法普及的無力感與無奈感。

有機會看看治療師白袍上面的職稱,當你說出正確的治療師職稱時,幫你治療的治療師會很開心的!


原文討論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