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想說看個電影,結果跑出不老騎士的介紹。回想5年前,"不老騎士"這齣電影紀錄片,紅透全台灣,那時候的學校老師以及社會觀點都大力推廣健康老化的概念。時隔5年,在臨床上接觸安養中心的老年復健以及參考住家附近老年人活動中心的課程,台灣要真正走向健康老化,還是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
老化現象當中,牽涉到3種系統的變化,分別是肌肉骨骼系統、心臟循環系統、肺臟呼吸系統。影響到老年時,活動量的多寡與風險。
先來看看肌肉骨骼系統的變化。人進入老年期,,肌肉組織會逐漸被結締組織(像是脂肪)取代,肌力、肌耐力開始衰退,周遭關節的活動度降低,導致關節內的壓力增加,造成退化性關節炎。除了肌力的下降,骨頭本身礦物質的下降容易造成骨質疏鬆,一遇到外力的撞擊容易骨折。
心臟循環系統包括了心臟與血管,心臟本身也是肌肉,也會慢慢被結締組織取代,變成心臟肥大,外觀大顆的心臟,實際收縮力開始下降。而心臟瓣膜也會發生鈣化與脫垂,導致血量輸出的效率降低;而血管本身開始堆積栓子、或是結締組織增加,逐漸失去彈性,血管變脆易破或是造成血管的堵塞。
呼吸系統因為呼吸肌肉的肌力降低,呼吸變的短跟淺,深呼吸需要耗費更多的力氣才能達到;另外呼吸肌力的降低也會造成咳嗽的效率不佳,對於肺葉、氣管、支氣管的清潔形成阻礙。肺部小氣道的阻力增加,造成肺活量的下降。肺部氣體的流動效率變差,肺內代謝物容易堆積形成痰液。痰液生成,再加上難以利用咳嗽排出痰液,容易因為肺部的疾病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綜合以上的生理變化,可以理解為什麼要極力”避免老人家跌倒”!
”避免老人家跌倒”!
”避免老人家跌倒”!
”避免老人家跌倒”!
很重要,講3次!!!
因為老人家一跌倒,常見的傷害就是骨折,骨折後就得在床上靜養3個月到6個月,這段期間的臥床或是靜態活動,絕對會造成心肺系統跟肌肉骨骼系統的退化,退化造成精神體力的衰退,更加無法從事動態活動,而又導致身體狀況的下降,產生惡性循環。
通常因應老人的生理變化,並且避免產生上面的風險,多數人會直覺地認為應該避免讓老人進行動態活動,而是多鼓勵靜態活動。其實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對於健康的老人,必須提供足夠的肌力、肌耐力訓練,讓老人家維持住一定活動量,再加上心肺耐力,刺激身體組織有效率的使用氧氣。
很抱歉的是,目前社會對於老人家活動的風氣,仍然留在"多做多錯,不動不錯"的錯誤觀念,從安養之家或是老人活動中心所安排的活動,幾乎是靜態多於動態,大概可以看出這樣的習慣與思維。當年不老騎士所席捲的健康老化的精神,至今仍然只存留於電影當中,真的非常可惜。
人體的體適能就像一架航行中的飛機,為了抵抗飛機的重力(年老生理變化),發動引擎提供上升力道(體適能活動)。如果飛到一半引擎停止運轉,飛機就會直接墜機。想要到老年時不要體適能陡降,甚至仍然維持像青壯年一樣的話,靠的就是從年輕到老年所累積的老本以及老年後的運動訓練。從健康老化的觀點來看,老人家的運動不需要像青壯年以突破極限為目標,而是中低強度的運動可以做的久,做的有效率。
期待自己的長輩與日後的自己,在81歲老年時仍然有著18歲年輕的熱血追夢的體力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