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一則新聞,有人在自家停車場拉脖子做復健,從某個角度看卻很像上吊,被拍照上傳到臉書社團後引發熱議。
拉脖子也是復健
在復健科或骨科,拉脖子的正式名稱叫做「頸椎牽引」,是物理治療中的一項儀器治療。既然有頸椎牽引,當然也有腰椎牽引(俗稱:拉腰),原理都是藉由外在拉力把脊椎「些微」拉開,減緩脊椎間壓力,伸展脊椎旁肌肉,減輕疼痛、痠麻….等不舒服的感覺。
人體的脊椎不單單只是骨頭的堆疊,還包含其他軟組織的存在,例如說脊椎骨之間有椎間盤,脊椎骨所保護的脊髓,脊椎骨旁邊的神經根,以及周邊維持穩定的韌帶與肌肉。這些軟組織若是受到不當力道的壓迫或是牽張,除了局部的不舒服外,還會影響到四肢的動作或感覺。
比如說因為習慣或是姿勢的關係,脊椎間的部分肌肉緊繃,產生酸痛感。脊椎力道不平衡,造成脊椎間壓力變高,導致椎間盤突出。跑出來的椎間盤壓到緊鄰在旁的神經根,神經根支配的區域產生疼痛、痠麻、力氣不夠、動作無法持久……等症狀。
牽引這時候就很有效果,透過外力把脊椎「些微」拉開,讓緊繃的肌肉獲得伸展放鬆,緩解局部壓力。而拉開的空間,有機會讓椎間盤回復原位,讓壓迫神經根的現象減輕甚至消失,自然手腳區域的神經症況也可獲得改善。
既然牽引的功效這麼強,那麼是不是把牽引力道增強,把脊椎拉的越開,症狀改善的效率就會更好?
很可惜。這樣的推論是錯誤的 !
原因是,要保護脊髓這樣的中樞神經,相對於手腳關節,脊椎所要求的穩定性高於活動性,因此周邊的韌帶會限制脊椎關節所能活動的範圍。若是外力過強,破壞掉這些韌帶,反而容易造成脊髓的損傷,嚴重的話會導致如同脊髓損傷的癱瘓狀況。
為什麼把脊椎拉開就可以減緩不舒服呢?
人體的脊椎不單單只是骨頭的堆疊,還包含其他軟組織的存在,例如說脊椎骨之間有椎間盤,脊椎骨所保護的脊髓,脊椎骨旁邊的神經根,以及周邊維持穩定的韌帶與肌肉。這些軟組織若是受到不當力道的壓迫或是牽張,除了局部的不舒服外,還會影響到四肢的動作或感覺。
比如說因為習慣或是姿勢的關係,脊椎間的部分肌肉緊繃,產生酸痛感。脊椎力道不平衡,造成脊椎間壓力變高,導致椎間盤突出。跑出來的椎間盤壓到緊鄰在旁的神經根,神經根支配的區域產生疼痛、痠麻、力氣不夠、動作無法持久……等症狀。
牽引這時候就很有效果,透過外力把脊椎「些微」拉開,讓緊繃的肌肉獲得伸展放鬆,緩解局部壓力。而拉開的空間,有機會讓椎間盤回復原位,讓壓迫神經根的現象減輕甚至消失,自然手腳區域的神經症況也可獲得改善。
牽引是不是越拉越重越好?
既然牽引的功效這麼強,那麼是不是把牽引力道增強,把脊椎拉的越開,症狀改善的效率就會更好?
很可惜。這樣的推論是錯誤的 !
原因是,要保護脊髓這樣的中樞神經,相對於手腳關節,脊椎所要求的穩定性高於活動性,因此周邊的韌帶會限制脊椎關節所能活動的範圍。若是外力過強,破壞掉這些韌帶,反而容易造成脊髓的損傷,嚴重的話會導致如同脊髓損傷的癱瘓狀況。
目前在醫療院所的作法,頸椎牽引的力道範圍從病患體重的1/7逐漸增加到體重的1/4(例如56公斤的病人,從8公斤開始,上限到14公斤),腰椎牽引則是從體重1/4增加到體重1/2(例如60公斤的病人,從15公斤開始,上限到30公斤)。
牽引力道的增加也不是第一次就拉到體重上限,目前業界共識(至少我實習、執業過的醫療院所)都是從最低公斤開始,每拉3次才會增加1公斤,牽引到重量上限就持平,除非體重增加,才會再慢慢提升牽引力道。
有沒有居家牽引的方法
脊椎牽引不只是考慮到脊椎骨骼關節,還牽涉到中樞神經脊髓的保護,因此市面上雖然有頸椎牽引的工具,但是我不建議民眾買回家自己操作,更不要說新聞所顯示的照片,用懸吊的方式牽引頸椎,有極大的風險會造成脖子以下全身癱瘓。
對於脊椎壓力過大的居家活動,最建議練習的還是核心運動。因為脊椎壓力過大的原因很多是脊椎關節不穩定所造成。除了依賴牽引伸展緊繃肌肉,拉開椎間空間以外,也要訓練無力的核心肌群,才能達成脊椎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