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傷到肌肉關節的病人,大部分都有過一種困擾,如果之前傷到某一個部位(比如說腳踝),過一陣子後,受傷部位漸漸恢復,不會痛了。但是現在,可能是在做激烈的活動之後,甚至事情什麼都沒做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其他位置就開始痠痛起來(比如同側膝蓋,或是對側大腿……之類的)。
治療師有時候也會面臨到類似的窘境,徒手治療受傷部位幾次之後,病人回饋說已經好很多,但是別的地方卻開始不舒服;或是治療師讓病人練習關節運動幾次後,病人反應是在別處不舒服的感覺下降很多。臨床上這些病人的反饋、治療師本身的治療經驗,讓一群治療師開始推測:除了局部的治療手法外,是否還有別種機制,可以頭痛醫腳,腳痛醫頭呢?
局部肌肉到全身筋膜
在國中國小時期,生物課本對於肌肉動作的解釋,是從古典的解剖學來理解肌肉骨骼系統,比如說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互為結抗肌,是因為分別連結在手臂的前後側,造成手肘彎曲與伸直兩種不同的動作。
而到高中、大學的生物學,則是提到更細緻的筋膜組織。筋膜就是包覆在肌肉外層的大面積纖維組織,或是更直接一點,可以想成身體結締組織的集合,例如膠原蛋白……等等,把全身的肌肉、骨骼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所以筋膜在身體組織內,是有彈性的網絡組織,遇到外力來襲時,可以藉由伸縮自如的彈性,把力量分散傳導出去。
解剖列車,從局部到整體
這樣的概念,被湯瑪士麥爾斯治療師(Thomas W. Myers)整理成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的理論。基本概念就是肌肉在個別狀態下做動作,會從筋膜網絡影響全身的功能連貫。用中文的一句話,就是「牽一髮動全身」。這套理論,可以解釋A處的受傷,會讓力線經由筋膜的傳遞,在B處產生壓力,相對的,也讓治療師在面對單點的問題時,彷彿可以看著地圖,從更高的視角去思考問題的源頭。
湯瑪士麥爾斯治療師利用這樣的概念,把全身位置鄰近、功能相似的骨頭當作列車車站,用肌肉當作鐵軌,把這些部位用筋膜串連起來做鏈狀的分類,歸納出淺背線、淺前線、深層線、側線、螺旋線、手臂線、功能線7大主線。每一條線都有各自的姿勢意義以及動作功能。在臨床上,治療師可以針對遇到的症狀,選擇相對應的線去做評估與治療。
湯瑪士麥爾斯治療師利用這樣的概念,把全身位置鄰近、功能相似的骨頭當作列車車站,用肌肉當作鐵軌,把這些部位用筋膜串連起來做鏈狀的分類,歸納出淺背線、淺前線、深層線、側線、螺旋線、手臂線、功能線7大主線。每一條線都有各自的姿勢意義以及動作功能。在臨床上,治療師可以針對遇到的症狀,選擇相對應的線去做評估與治療。
解剖列車的侷限
第一個就是臨床實證證據不夠強大,理論上雖然可以推論力道的傳遞會從哪邊到哪邊,什麼情況下會造成什麼傷害,但是在真實人體上,並無法實驗證實力道是否如推測般的傳遞。
第二個就是相同一塊肌肉或是區域(例如骨盆),可能會有2條以上的線路過,那麼力道的傳遞到底會沿著哪一條路線呢?會不會有力線轉折的情況?如果有轉折,又會根據什麼規律轉折呢?
第三個就是解剖列車是以正常肢體的人當作原型來討論,對於脊椎側彎、明顯肢體形變(例如截肢)的族群,解剖列車無法提出符合這些族群的力量傳遞模型跟一般人有何差異。例如淺背線負責伸展身體,維持姿勢,對於一位裝有下肢義肢的患者,明顯缺少下肢的淺背線的支持,理論上會有明顯的不穩定或是功能限制,但現實中患者仍然可以維持跟一般人差不多的功能活動。這些理論與實際的矛盾,是解剖列車侷限。
第三個就是解剖列車是以正常肢體的人當作原型來討論,對於脊椎側彎、明顯肢體形變(例如截肢)的族群,解剖列車無法提出符合這些族群的力量傳遞模型跟一般人有何差異。例如淺背線負責伸展身體,維持姿勢,對於一位裝有下肢義肢的患者,明顯缺少下肢的淺背線的支持,理論上會有明顯的不穩定或是功能限制,但現實中患者仍然可以維持跟一般人差不多的功能活動。這些理論與實際的矛盾,是解剖列車侷限。
對治療師來說,以往在學校著重的局部軟組織測試、評估與治療通常可以解決7~8成的臨床問題,對於剩下遇到瓶頸的2~3成,解剖列車提出另一種可能性,利用筋膜的連續性,讓治療師可以嘗試從這些筋膜主線搜尋可能的問題根源。
對一般人來說,解剖列車提示了陳年舊傷看似已經好了,但其實只是把問題轉移到其他地方,舊傷部位功能沒有重建起來,很多時候只是在追逐新發生疼痛的幻影而以。對肌肉關節來說,不是不痛就沒事,而是活動度、肌力、穩定度……這些功能上的重建完成,才是真正的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