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親子體適能:不只健康 , 全方位促進孩子潛能






暑假開始,父母會準備一些才藝課程,希望孩子在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能夠提升專注力,孩子遇到困難瓶頸時,父母可以陪在身邊,協助把受到挫折的負面情緒轉變成努力向上的動機,在暑假結束時,見證孩子的成長,並且給予讚美和肯定。


親子體適能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大多數的人想到體適能運動,不外乎以前在學校做過的幾百公尺跑走、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光想像就覺得沒什麼樂趣,這樣小孩跟父母還會有興趣嗎?其實體適能的核心精神是心肺耐力、柔軟度、肌耐力、肌肉爆發力,學校教育挑了4種運動當作測試標準,但是家長在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把體適能的核心搭配上律動感、協調性,就會是一套有趣又有挑戰的親子活動。

比如說體適能結合彈跳床,藉由物理治療師帶領家長與孩子熟悉床面的律動後,加上節奏性高的音樂,跟著節拍跳動,增進心肺功能;也可以增加震動力道,強化肌肉爆發力、肌耐力;跟著節奏交替變換上下肢的動作、方向,增加手眼協調;緩和的節奏律動,促進筋膜放鬆,增加柔軟度。


親子體適能與教養


親子體適能活動除了促進健康、提升專注力、釋放情緒之外,跟一般才藝比起來,還多了親子間的互動,父母更容易上手來帶領孩子進步。孩子學才藝,當能力持續精進,如果父母對於這樣才藝並沒有涉略,通常也看不出門道,只能一味稱讚孩子:「不錯!」、「有進步!」、「你很棒!」,時間一久,孩子心裡會知道父母其實不懂自己進步在哪裡,更不用說當孩子遇到瓶頸時,父母也無法陪伴孩子學習突破。

相對的,這些體適能動作對孩子有學習挑戰性,但對於成人來說並不困難,在物理治療師的帶動下,父母可以理解動作的竅門所在,在孩子卡關遇到瓶頸時,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引導,陪著孩子一起進步;當孩子破關進步時,父母也可以開心地指出哪裡做得不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而這樣的正向氛圍是可以從運動教室帶動到家庭,從運動轉移到課業。

有時候,教養不見得要花大錢,願意花時間,用心的設計活動,陪孩子一起完成一件事,就可以為孩子創造不一樣的學習經驗!


註:本文章文字同步授權刊載於此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為什麼不同時間,疼痛會跑來跑去?





曾經傷到肌肉關節的病人,大部分都有過一種困擾,如果之前傷到某一個部位(比如說腳踝),過一陣子後,受傷部位漸漸恢復,不會痛了。但是現在,可能是在做激烈的活動之後,甚至事情什麼都沒做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其他位置就開始痠痛起來(比如同側膝蓋,或是對側大腿……之類的)。

治療師有時候也會面臨到類似的窘境,徒手治療受傷部位幾次之後,病人回饋說已經好很多,但是別的地方卻開始不舒服;或是治療師讓病人練習關節運動幾次後,病人反應是在別處不舒服的感覺下降很多。臨床上這些病人的反饋、治療師本身的治療經驗,讓一群治療師開始推測:除了局部的治療手法外,是否還有別種機制,可以頭痛醫腳,腳痛醫頭呢?


局部肌肉到全身筋膜


在國中國小時期,生物課本對於肌肉動作的解釋,是從古典的解剖學來理解肌肉骨骼系統,比如說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互為結抗肌,是因為分別連結在手臂的前後側,造成手肘彎曲與伸直兩種不同的動作。

而到高中、大學的生物學,則是提到更細緻的筋膜組織。筋膜就是包覆在肌肉外層的大面積纖維組織,或是更直接一點,可以想成身體結締組織的集合,例如膠原蛋白……等等,把全身的肌肉、骨骼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所以筋膜在身體組織內,是有彈性的網絡組織,遇到外力來襲時,可以藉由伸縮自如的彈性,把力量分散傳導出去。


解剖列車,從局部到整體


這樣的概念,被湯瑪士麥爾斯治療師(Thomas W. Myers)整理成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的理論。基本概念就是肌肉在個別狀態下做動作,會從筋膜網絡影響全身的功能連貫。用中文的一句話,就是「牽一髮動全身」。這套理論,可以解釋A處的受傷,會讓力線經由筋膜的傳遞,在B處產生壓力,相對的,也讓治療師在面對單點的問題時,彷彿可以看著地圖,從更高的視角去思考問題的源頭。

湯瑪士麥爾斯治療師利用這樣的概念,把全身位置鄰近、功能相似的骨頭當作列車車站,用肌肉當作鐵軌,把這些部位用筋膜串連起來做鏈狀的分類,歸納出淺背線、淺前線、深層線、側線、螺旋線、手臂線、功能線7大主線。每一條線都有各自的姿勢意義以及動作功能。在臨床上,治療師可以針對遇到的症狀,選擇相對應的線去做評估與治療。





解剖列車的侷限


既然解剖列車這麼好用,為什麼治療師不把它當作一般的臨床準則呢?雖然解剖列車提供了跟傳統解剖學不一樣觀點,但也有它的侷限存在。

第一個就是臨床實證證據不夠強大,理論上雖然可以推論力道的傳遞會從哪邊到哪邊,什麼情況下會造成什麼傷害,但是在真實人體上,並無法實驗證實力道是否如推測般的傳遞。

第二個就是相同一塊肌肉或是區域(例如骨盆),可能會有2條以上的線路過,那麼力道的傳遞到底會沿著哪一條路線呢?會不會有力線轉折的情況?如果有轉折,又會根據什麼規律轉折呢?

第三個就是解剖列車是以正常肢體的人當作原型來討論,對於脊椎側彎、明顯肢體形變(例如截肢)的族群,解剖列車無法提出符合這些族群的力量傳遞模型跟一般人有何差異。例如淺背線負責伸展身體,維持姿勢,對於一位裝有下肢義肢的患者,明顯缺少下肢的淺背線的支持,理論上會有明顯的不穩定或是功能限制,但現實中患者仍然可以維持跟一般人差不多的功能活動。這些理論與實際的矛盾,是解剖列車侷限。 

對治療師來說,以往在學校著重的局部軟組織測試、評估與治療通常可以解決7~8成的臨床問題,對於剩下遇到瓶頸的2~3成,解剖列車提出另一種可能性,利用筋膜的連續性,讓治療師可以嘗試從這些筋膜主線搜尋可能的問題根源。

對一般人來說,解剖列車提示了陳年舊傷看似已經好了,但其實只是把問題轉移到其他地方,舊傷部位功能沒有重建起來,很多時候只是在追逐新發生疼痛的幻影而以。對肌肉關節來說,不是不痛就沒事,而是活動度、肌力、穩定度……這些功能上的重建完成,才是真正的痊癒。


2018年6月16日 星期六

老年生活是長期照護?還是健康老化?





這星期四(6/14),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擴大敬老卡的使用範圍並加值敬老卡額度,用意是希望使用敬老卡的族群,可以更方便的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增加外出活動的動機。表面上來看,這是老人福利,但本質上,其實是鼓勵整個社會要「健康老化」。


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


台灣在今年(2018)的4月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的推估,要達到人口總數20%老年人口的超高齡社會,短短8年的時間就會達成。因應這樣的趨勢,國家級的老人政策陸續推出,例如各職類的退休年金、長期照護、老人社會福利……等等。到目前討論度最多的老人政策,一是敬老年金,二是長照政策。

敬老年金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在於只要選舉一到,各候選人就像在拍賣場競標一樣,接連把敬老金提高,但是提高500、1000的金額後,對於老人的生活有什麼根本上改變?加碼了數十年來看,似乎是沒有,也難怪被嘲諷說是合法的買票

長照政策照政府的說法,最終理想是建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讓需要長期照顧的族群,可以獲得人性尊嚴的服務。但是理想歸理想,現實上,長照不論是硬體設備、還是照護人員仍然處於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做功德」狀態,要達到政府的理想目標,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


2、30年前經驗邏輯規劃長期照護


基本上,不管是老人年金、還是長照服務,現在政府制定政策的邏輯是:集合其他人的資源,發揮社會救助網的功能,把所有需要的人通通接住。這樣的邏輯放在30年前的台灣是行得通,透過人口紅利,政府擁有充足的預算和青壯人力,針對有需求的老人給予扶助。當初健保以及各職類退休年金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支撐到現在。但是這些人口紅利一旦邁入老年,成為有需求的族群,後面世代人數又少於老年人口時,這樣的社會救助網就會面臨崩潰,健保、退休年金不就是如此嗎?

所以反過來思考,政府該做的一部份事情,應該趁這些紅利人口在經濟、健康狀態都還是獨立狀態下,努力幫助他們做額外的補強,減少這些人口紅利在老化後,成為有社會救助需求的族群。

比如在青壯年時期,就強調投資理財的重要性,藉由市場的報酬,老年的經濟依然可以獨立;同樣的,在這些青壯年人口體能體力巔峰的時候,就該強調「健康老化」的重要性,避免在老年快速發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失能。

本來可以不用社會救助網的族群,因為事前的準備充足,越少人需要用到政府的社會救助網,政府越能夠把資源投入在真正需要的族群,像是貧窮線下、天災意外、天生疾病、罕見疾病……等等。


老後生活自己掌握


當政府長照資源的目標族群是已經失能的族群,要他們再次轉彎到事前預防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與其盼望身體倒下來後政府的全面介入,倒不如趁自己還沒有生病而失能之前,培養自己的健康資本,建立強壯的肌肉力氣,健全的心肺系統,才有機會在老化的時候,開心迎接老年人生,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


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為什麼拉腰拉脖子可以治療手腳痛




前幾天有一則新聞,有人在自家停車場拉脖子做復健,從某個角度看卻很像上吊,被拍照上傳到臉書社團後引發熱議。


拉脖子也是復健

在復健科或骨科,拉脖子的正式名稱叫做「頸椎牽引」,是物理治療中的一項儀器治療。既然有頸椎牽引,當然也有腰椎牽引(俗稱:拉腰),原理都是藉由外在拉力把脊椎「些微」拉開,減緩脊椎間壓力,伸展脊椎旁肌肉,減輕疼痛、痠麻….等不舒服的感覺。


為什麼把脊椎拉開就可以減緩不舒服呢?


人體的脊椎不單單只是骨頭的堆疊,還包含其他軟組織的存在,例如說脊椎骨之間有椎間盤,脊椎骨所保護的脊髓,脊椎骨旁邊的神經根,以及周邊維持穩定的韌帶與肌肉。這些軟組織若是受到不當力道的壓迫或是牽張,除了局部的不舒服外,還會影響到四肢的動作或感覺。

比如說因為習慣或是姿勢的關係,脊椎間的部分肌肉緊繃,產生酸痛感。脊椎力道不平衡,造成脊椎間壓力變高,導致椎間盤突出。跑出來的椎間盤壓到緊鄰在旁的神經根,神經根支配的區域產生疼痛、痠麻、力氣不夠、動作無法持久……等症狀。

牽引這時候就很有效果,透過外力把脊椎「些微」拉開,讓緊繃的肌肉獲得伸展放鬆,緩解局部壓力。而拉開的空間,有機會讓椎間盤回復原位,讓壓迫神經根的現象減輕甚至消失,自然手腳區域的神經症況也可獲得改善。


牽引是不是越拉越重越好? 


既然牽引的功效這麼強,那麼是不是把牽引力道增強,把脊椎拉的越開,症狀改善的效率就會更好?

很可惜。這樣的推論是錯誤的 !

原因是,要保護脊髓這樣的中樞神經,相對於手腳關節,脊椎所要求的穩定性高於活動性,因此周邊的韌帶會限制脊椎關節所能活動的範圍。若是外力過強,破壞掉這些韌帶,反而容易造成脊髓的損傷,嚴重的話會導致如同脊髓損傷的癱瘓狀況。 

目前在醫療院所的作法,頸椎牽引的力道範圍從病患體重的1/7逐漸增加到體重的1/4(例如56公斤的病人,從8公斤開始,上限到14公斤),腰椎牽引則是從體重1/4增加到體重1/2(例如60公斤的病人,從15公斤開始,上限到30公斤)。

牽引力道的增加也不是第一次就拉到體重上限,目前業界共識(至少我實習、執業過的醫療院所)都是從最低公斤開始,每拉3次才會增加1公斤,牽引到重量上限就持平,除非體重增加,才會再慢慢提升牽引力道。 


有沒有居家牽引的方法


脊椎牽引不只是考慮到脊椎骨骼關節,還牽涉到中樞神經脊髓的保護,因此市面上雖然有頸椎牽引的工具,但是我不建議民眾買回家自己操作,更不要說新聞所顯示的照片,用懸吊的方式牽引頸椎,有極大的風險會造成脖子以下全身癱瘓。

對於脊椎壓力過大的居家活動,最建議練習的還是核心運動。因為脊椎壓力過大的原因很多是脊椎關節不穩定所造成。除了依賴牽引伸展緊繃肌肉,拉開椎間空間以外,也要訓練無力的核心肌群,才能達成脊椎的穩定性。


2018年6月2日 星期六

輕鬆伸展運動,緩解足底筋膜炎





最近被醫師診斷足底筋膜炎的病人越來越多。病人通常都會主訴說覺得腳底會疼痛不舒服,尤其是早上起床腳踩到地上那一下,感覺特別明顯。熱敷、簡單活動一下,症狀有稍微減輕,但是感覺效果不佳,腳底還是會非常不舒服。


什麼是足底筋膜


足底筋膜是人體下肢中一個重要的組織。從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的觀點來看,足底筋膜牽動著整個淺背線(superficial back line)的功能。淺背線由腳底經由下肢後側,往上到骨盆後側、背部脊椎、後腦杓,止點於前額。

可以看出來,如果淺背線某一處的肌肉筋膜過度使用,造成發炎而縮短起來,勢必會影響整條淺背線的張力,呈現腿部筋膜的緊縮,讓腰椎過度往前凸出去,往上影響到頸椎和頭部的姿勢,而腳底則是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足底筋膜會造成骨刺?

足底筋膜從腳底經過腳跟往上延伸到小腿。平常走路或跑步,小腿肌肉收縮,經由腳跟讓力量轉折,拉動腳掌離地。在這過程中,如果小腿肌肉或是足底筋膜太過緊繃,造成肌肉筋膜和跟骨表面的骨膜連結,重複過度的拉扯,使得骨膜慢慢被拉離出來,骨膜和骨頭之間就會產生像帳篷的空間。

正常骨膜與骨頭本來應該要密合無空隙,一旦產生空隙,成骨細胞就會開始生成硬骨來填充空隙。當空隙被填充完成時,成為腳跟多餘的骨頭硬塊,也就是所謂的骨刺。骨刺若是刺激到周邊的肌肉、韌帶、神經……等軟組織,就會加劇足底的疼痛與不適。


怎麼緩解足底筋膜炎的不舒服


既然足底筋膜炎的成因有可能是因為後側下肢的緊繃所導致,物理治療除了儀器的電療、熱敷、超音波以外,還會建議搭配2個地方的伸展,一個是足底,另一個則是小腿後側。

足底的筋膜伸展以腳跟、大腳趾、小腳趾所圍起來的區域,腳踩硬式網球或是高爾夫球,做三角形的來回滾動。滾動過程中盡量放慢速度,給予深層的壓力,使足底筋膜放鬆,維持數分鐘。





第二個,小腿後側的伸展可以踩弓箭步,被伸展腳往後伸直,對側腳往前屈膝跨步,把身體重心往前往下轉移,伸展小腿後側筋膜。這樣的弓箭步會維持30秒到1分鐘,恢復正常站姿休息後,重複直到小腿的緊繃感降低。



通常做完這2個區域的筋膜伸展,搭配儀器治療的消炎效果,腳底疼痛的情況會舒緩許多。但若是腳底變更痛,表示還有其他面向原因要考慮進去,可以在掛診的時候詢問醫師,做更詳細的評估,嘗試更個人化的治療方法,例如鞋墊或是震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