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師,你看我家小朋友剛學會走路,好像有扁平足,這是正常的嗎?」
「治療師,學校老師覺得我們家小孩姿勢有點歪歪,好像人家講的X型腿,這樣要矯正嗎?」
最近有些早療的小朋友已經可以獨立走路,或是進入幼兒園系統開始群體生活,這些小朋友的姿勢與動作成為大人關注的焦點。如果出現跟爸爸媽媽預想不同的姿勢動作,家長都會擔心,詢問說會不會有新的問題產生。今天來講講幼兒的扁平足跟XO型腿,家長如何看待。
我們的腳主要功能是用來承重和走路,所以不能單看足踝扁平足或是膝蓋XO型腿單一關節的變化,要從腳底的踝關節,往上到膝關節、髖關節,下肢3個關節的整體變化來評估,才能確定小朋友是否有問題。
一般成年人髖關節是長這樣,紅線鈍角大約是120O(如圖1)
|
(圖1,取自https://goo.gl/uP8fsQ) |
這樣彎曲角度幫忙圓圓的股骨頭卡進骨盆裡。但嬰幼兒跟大人不一樣,他們正常的股骨傾斜角度大約是150O(如圖2)
|
(圖2,新生兒傾斜角大於成人傾斜角,這是正常現象。) |
大於120O的角度,卻要滿足股骨頭卡進骨盆中,所以大腿就會往外偏出去(如圖3)。
|
(圖3,為了股骨頭卡進骨盆,大腿往外偏移) |
但是我們不可能這樣子走路,所以身體很聰明會從膝蓋自動代償,把小腿彎進來(如圖4)。
|
(圖4,代償大腿往外翻,小腿往內偏) |
最後還要滿足腳底可以平放在地面上站立、行走,腳跟會往外偏移,造成整個腳掌貼在地上(如圖5)。
|
(圖5,為了腳掌可以平放在地上,跟骨外翻形成扁平足) |
當下肢完成這樣子的代償時,外觀上呈現O型腿,扁平足。(如圖6)
|
(圖6,O型腿) |
這種因為生長發育所造成的生理性O型腿、扁平足不用太過於緊張,股骨傾斜角度會慢慢變小,下肢各關節重新排列,大約2歲左右O型腿會消失,雙腳外觀看起來就會變成直腿。(如圖7)
|
(圖7,平行直腿) |
2歲之後經過一時平行直腿後,由於下肢關節的排列角度太過,會反而往另一個方向代償,導致大腿往內偏,小腿往外翻(如圖8)
|
(圖8,大腿往內偏,小腿往外翻代償) |
同樣要滿足腳掌可以平放在地上活動,所以跟骨往內翻,整體腿型看起來就像英文X型(如圖9)
|
(圖9,X型腿) |
所以又俗稱X型腿,這種現象大約在4歲最常被看到。
同樣的,這也是正常發展現像,只要跑、跳、平衡這些大動作有持續的發展,肌肉韌帶的作用以及運動受力影響,下肢關節會繼續調整位置,排列成關節受壓力道最小的姿勢。大約一直到6歲才發展成熟,形成外觀看起來平行的直腿。(如圖10)
|
(圖10,平行直腿定型) |
物理治療把這種小朋友腳型變來變去的正常現象,用一個具體的鐘擺命名,稱為「鐘擺現象」。好,上面的推論非常難懂而且容易搞混,我當初在學也這麼覺得XDD
因此用簡單的鐘擺圖形來表示(如圖11):
|
(圖11) |
0歲時候O型腿,經過兩年擺盪到2歲變直腿,在經過兩年往另一邊擺到4歲X型腿,最後兩年盪到6歲回到直腿定型。
所以當我們看到1歲左右小朋友搖搖晃晃走路。腳型有點開開的呈現O型腿,腳也像扁平足一般的走路,就能比較平常心看待: 「喔!這是這年紀該出現的鐘擺現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