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第一季<完結>


明天就要跨年了,今天就不講理論科普,講講心路回顧。XDD

想當初2017年新年新願望中,專業粉專並不是願望之一,寫下第一篇文章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大的信心出現第2篇、第3篇,一直來到2017年的尾巴,回頭看到這些文章的產生,竟然一周一次的更新,已經很有毅力的撐了半年XDD

在這半年中,有很大的轉變是,我從被動的接收問題,轉換成主動地尋找問題。開部落格跟粉專以前,對我來說,物理治療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遇到問題,比如說如何買一雙適合自己的鞋子,我可以很反射性地運用專業處理掉,所以很多人在困惑鞋子那麼多,怎麼挑才是最適合,我卻不會覺得這是會困擾人問題。

但是透過線上粉絲提問,或是線下臨床病患或是身邊朋友的閒聊,才會豁然發現,原來以前覺得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對圈外人來說,是一道高聳並且不可攀的圍牆。
有了這樣的認知,回到生活中盡量讓自己跳脫專業去看生活中所謂的瑣事,就會發現很多事情跟物理治療雖然沒那麼相關,但是用學過的概念與技術去解讀,其實非常有趣,例如說日劇暈船

我始終覺得,一門學問如果只能在特定領域跟特定人士溝通,那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這半年來,我嘗試了最正統的方式來講了第一季的物理治療,不過對大多數的朋友而言還是覺得難以親近。時逢2017的結束,2018的開始,將會嘗試新的一季巨塔裡的物理治療,希望大家會喜歡!

我們2018!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搜尋)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從早期療育,反對勞基法修法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今天是抗議勞基法修改惡法遊行日,大家可能會疑惑,好好地講物理治療怎麼突然扯到政治了呢?身為醫療體系的一份子,台灣的醫療就是牢牢地被政治所掌控(健保),所以醫療政策是隨著政治層面有高度相關;另一方面,也要從物理治療的早期療育理論,來看看勞基法修法後對家庭育兒有什麼影響。

講到勞基法,大部分想到的不外乎是加班時數、加班費、休假,勞基法修法影響家庭育兒,大家應該都會覺得匪夷所思:跟父母如何育兒有什麼關係?

稍微研究一下幼兒教育的發展,可以發現不論是古今還是中外,都很強調家庭對於小孩子的影響,比如說成語「相夫教子」,或是「養不教,父之過」,都強調父母除了生養小孩外,對於孩子的陪伴與教育也是一項重責大任。

西方對於兒童早期發展也有一套論述,心理學家布朗斐布納列(Bronfenbrenner)提出生物生態理論(Bioecological Theory)。大意是說影響兒童發展的環境從最內圈的家庭、學校,隨著時間演進,同心圓往外擴展到社會文化、價值觀。換句話說,在成長過程中,家庭的功能就是小孩第一次認識到這世界,如果父母給予的愛讓孩子感到溫馨,孩子就會認定這世界是充滿愛與溫情;反之缺少父母陪伴關愛,孩子有可能會對這世界充滿恐懼與猜疑。雖然這些印象有可能在日後的學校教育、同儕互動、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有所改變,但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否有所正向參與,對孩子的發展有絕對的影響力。

在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發展很重要的前提下,如果今天勞基法修惡法通過,有可能天天的行程是早上6點半起床盥洗,7點出門,準備8點的上班,上班因為老闆想要一人當兩人用,所以要加班到晚上8點打卡下班,通勤加上晚餐的解決以及洗澡已經晚上10點,扣除之後睡覺的7~8小時,還有多少時間陪自己的家人以及孩子呢?

如果連陪伴時間都不夠了,我們又要如何有深度、有情感的跟小孩子一起探索這世界呢?
當我們發現每天辛苦的認真上班,為他人奉獻專業與時間,卻發現是犧牲掉自己跟至親至愛的陪伴,我們認真工作還有意義嗎?

在社會法令無法保護勞工的情況下,上一世代所謂的「愛拚才會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正向工作態度往往在解構原有的家庭功能,並且把人的價值壓到最低:生活是為了工作,而不是工作為了生活。

有人會問說,那隔代教養不好嗎?事實上,在臨床上追朔發展遲緩小孩的生活史,有一部分比例就是隔代教養。我沒有對長輩的教養方式有批評的意思,但現實中,這些學齡前的小朋友在發展中最需要大量活動來刺激各種能力的進步,長輩可能受限於生理因素無法陪小孩參與這麼大量的活動,只能帶小孩做一些低活動量、靜態的互動,這樣的教養方式,勢必會導致有一些能力發展遲緩。


所以勞基法修惡法通過,會不會對家庭、社會產生負面衝擊?一定會,這些惡果不會馬上顯現,而是在3年、5年、10年,這社會因為家庭的解構、勞工過勞產生衝擊,只是我們要等到那時候才來後悔嗎?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中風復健之6大副本

這禮拜四(2017/12/14)發生詩人余光中因為腦中風合併肺炎過世的消息,在醫院臨床實習還是工作,秋冬時節就是腦血管、心血管意外的個案量爆衝的時期,相對夏天就是腦外傷的高峰期。這些腦部損傷,常常容易造成動作、語言、認知功能的退化,所以常常看到中風病人半邊癱軟,或是動作不協調,有些無法吞嚥與表達,有些則是意識混亂,不清楚自己在幹嘛。面對這些情況;嚴重者則是因為其他併發症而導致死亡。如果身為病人家屬,對於家人發生這樣的狀況,其實會非常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腦血管意外在發生前,會有一些端倪可以發現,最常被推廣的是字訣。什麼是快字訣,其實是英文FAST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快」的意思。這串縮寫要表達的意思是:
F (臉部,Face): 突然臉部或嘴角歪斜
A (
手臂,Arms): 突然單側手腳無力
S (
講話,Speech): 突然口齒不清或無法言語
T (
時間,Time): 趕快記下時間,趕緊送醫

覺得不好記嗎?想想看我們對中風患者的印象大多是「沒有力氣,動作不協調」,所以口訣前面FAS其實可以想像成:腦部動作區受到損傷,所以顏面的肌肉左右邊失去平衡,臉型看來不對稱;力氣使不出來,無法做肢體動作;舌頭、咽喉肌肉無法使力,聲音聽起來含糊不清,所以如果出現上面現象,就懷疑是否有腦中風的情況,趕緊送醫檢查。

有了快字訣,近幾年研究又再加上2項參考現象,組成「BE FAST」,其中B就是平衡(Balance)E則是視力(Eye)。如果很突然發生失去平衡,或是單()眼失明或是複視,有可能小腦或者支配視神經的血管發生問題。所以很突然的遇到這些狀況,趕緊送醫做檢查。

如果不幸中風,透過手術救回生命,病情穩定後,下一步就會開始復健。為了讓每個治療師接觸不同病人時能馬上知道病人的狀況,在西元1960年代,布朗斯壯(Brunnstrom)學派規定一套6級分法讓大家參考:

1.癱軟期
這時期的病人身體半側呈現低張力,軟趴趴的狀態。通常病人面對自己的手腳卻無法使喚時,容易對內心產生巨大壓力,造成第一關進步的瓶頸。

2.反射期
病人一樣無法使喚自己的手腳,但是可以利用一些擺位,讓病人「好側」出力,讓患側產生反射動作。雖然不是隨著自己意識在活動肢體,但有些病人看到自己的手腳開始動作,對他們而言是很大的鼓勵。

3.協同期
此時期代表病人可以隨自己意識做出舉手踢腳的動作,但是肌肉張力的異常,會伴隨其他關節動作的出現。例如要單純的肩膀抬高,外觀看起來除了肩膀抬起外,肩關節會向外旋轉,手肘彎曲,手腕彎曲,手指也彎曲。這樣的動作模式的功能性沒有很好,效率常常容易事倍功半,也是病人第二瓶頸關。

4.自主期
此時期可以說是轉捩點,到了這時期,表示身體對於肌肉張力的控制有顯著進步,可以靠著自己意識做出單一關節的活動。

5.自主期。改
這一期又比第4期厲害,可以兩個關節獨立活動而不會互相影響。

6.趨於正常

這6個時期中風患者會一關一關的過,有些人可以順利過到第六關,有些人會在中間卡關,不論怎樣,中風後的復健之路非常漫長,天氣冷注意保暖,保持血管的健康,才能預防中風的發生!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如何幫小孩子挑選鞋子? 物理治療師告訴你4個小撇步!



小朋友1歲以後開始會走路,爸爸媽媽開始準備小小鞋來給自己的孩子穿。在上一次分享買鞋子的小知識後,有粉絲問說,如果對象是小朋友,還有什麼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

俗話說「一暝大一吋」,小朋友的年紀與成長跟挑選鞋子息息相關,今天就要來分享一下,一位正常發展的小孩子,父母如何挑出適合的鞋子。



(圖片來源:google搜尋)


0-1歲:鞋子可有可無

1歲以內的小朋友,他們的動作表現都是翻身、坐姿、爬行,這些基礎動作大部分都是在床鋪或是地板上做出來,而且這個時候足踝還不是身體主要的承重部位,所以只要保持活動環境的安全,這年紀的小朋友只要簡單的襪套,就可以讓小孩子穿的很開心啦!


1-2歲:可以赤腳,真的要穿,以保護性為主


這時候的小朋友已經開始站立跟走路,使用雙腳移動身體去探索生活的世界。如果小朋友活動環境相對安全,比如說家裡的活動空間、很多人活動的海灘沙坑、公園草皮、學校跑道,那麼可以讓小朋友「赤腳」體驗不同的地形環境,刺激腳底的感覺以及肌肉發展。

相對的,家裡有一些尖銳、缺角的家具擺著,或是戶外凹洞、軟綿的環境,小朋友還沒有足夠經驗去躲避或是適應,考慮穿著一雙防禦力+9的鞋子,可以避免小朋友在走走跳跳中,不小心造成足踝皮肉傷或是肌肉骨頭的傷害。

所以這時候幫小朋友挑鞋子的重點在於是否可以完整包覆足踝,遇到尖角或是障礙的保護力是否足夠。


2-6歲:鞋底平穩,足後跟保護性強,足弓墊不需要


這年齡層的小朋友開始發展出「雙腳承重下」的肢體動作,舉凡跳躍、上下樓梯、跑步、平衡、單腳站、單腳跳都是在這時候發展出來,因此小朋友的活動量變大,嘗試的活動力道也越強。

這時候幫孩子挑選鞋子的重點在於鞋底是否平穩,足後跟的保護性是否夠強,避免小朋友在跳躍或是跑步時,對於力道的控制不佳,導致身體受傷。

另外,這年齡層小朋友外觀上會有扁平足、X型腿、O型腿的現象,有些鞋店店員會以矯正姿勢的理由,推坑購買裝有足弓墊的鞋子,有沒有必要入手有足弓墊的鞋子呢?

首先,小朋友在這2~6歲年齡層正處於下肢鐘擺效應的時候,有足部歪斜是正常的,在足部結構組織沒有破壞、畸形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特意在鞋底墊起足弓墊。

如果正常發展下特意提高足弓,反而容易延緩或暫停腳底肌肉、韌帶的發展,長大後反而造成生理性扁平足


6歲~國中青春期:鞋子必須合腳,注意是否有特殊需求


這時候的小朋友持續發育成長中,身體上的抽高,伴隨腳掌的變寬變長。這時候要時常注意鞋子是否太小太大?鞋子的楦頭會不會對腳趾尖產生過大壓力?也可以看看孩子的腳上有沒有長繭、雞眼?會不會有紅色的壓痕?詢問小孩在學校活動有沒有腳痛,或是其他不舒服的狀況?

鞋子大小不合腳就必須更換鞋子,或是孩子參加校隊社團,就要加入適合孩子功能需求的鞋子,比如說打籃球專用的高筒籃球鞋,來保護腳踝;或是踢足球會用到的釘鞋,來促進鞋底的抓地力;有症狀的生理性扁平足,可以開始考慮在是否鞋底加上足弓墊。


青春期之後:像成人一樣的考慮


青春期後的孩子,他們的身體發展狀態差不多跟成人一樣,肌肉骨骼系統也定型,這時候就可以參考成人的挑鞋方法,並且加入個人的喜好和功能需求,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鞋子。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誰說核心肌群一定會收縮?實際上大部分的人核心肌群都沒有用力!

上一周我們聊到,四肢所做出來的任何動作,都是建立在中軸穩定的情況下,而所謂的中軸,講白話就是我們的脊椎。脊椎骨一塊一塊的堆疊,並沒有密合的卡榫構造來維持結構的穩定,所以要靠旁邊的韌帶與肌肉來幫忙維持脊椎骨架,所以今天來聊聊脊椎的肌肉穩定。

脊椎的肌肉分成兩大群,一群是跨過許多脊椎關節的總體肌肉,平常聽到的六塊肌、人魚線,學術講法是腹直肌、腹外斜肌,就是屬於總體肌肉;另一群則是連接單一脊椎關節的核心肌肉,比如像是腹橫肌、多裂肌。有沒有發現核心肌群跟六塊肌、人魚線比起來,是不是覺得非常陌生呢?

人體的肌肉有淺層與深層的排列,以腹肌來說,最外層是腹直肌、腹外斜肌,也就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六塊肌、人魚線;第2層是腹內斜肌,第3層才是腹橫肌,也就是核心肌肉。雖然肌肉有這麼多分層,但是我們會覺得做仰臥起坐練腹肌的時候,身體就會讓這3層肌肉同時收縮,所以練出漂亮的六塊肌,代表核心肌肉也練得很強壯,對不對?

理想上是,但現實面其實不一定!

肌肉收縮是有先後順序的,依照大小原則(Size principle)的解釋,會先啟動耐力為主的慢肌來產生力量,若是慢肌產生的力氣不夠才會再啟動以爆發力為主的快肌,來產生更多力量。所以理想上,做仰臥起坐時,耐力型的核心肌群要先收縮穩定腰椎,之後才會是爆發力六塊肌的收縮,把身體帶離地面。

但實際上,很多人因為核心肌群的無力或是收縮速度比較慢,導致六塊肌的收縮比核心肌群快,甚至代償了核心肌肉的任務,破壞腰椎穩定,增加關節壓力,這樣的負面循環久了,就容易造成腰痛的狀況、脊椎相關問題的疾病。

所以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先察覺到核心肌群的收縮與放鬆,並且在核心肌肉收縮穩定脊椎的情況下,練習讓總體肌肉控制身體中軸的穩定,最後中軸穩定下,再練習功能性的動作。大家有興趣可以嘗試下面3種動作,看看自己可以達到哪一個等級!

最初等級是腹橫肌的收縮,在仰躺姿勢下,吸氣後慢慢吐氣,吐氣過程中縮小腹,讓肚臍往脊椎方向凹陷,同時間骨盆、胸廓沒有動作,而且摸腹部會有緊繃的感覺。保持腹部緊繃感,再一次緩慢的吸氣吐氣,在核心肌群的收縮下,挑戰平常最輕鬆的呼吸。

第二等級身體在仰躺姿勢下,保持腹部的緊繃感,雙手輕鬆放身體兩旁,兩腳膝蓋彎曲,腳掌踩在床面上。此時左腳不動,將右腳抬離床面,懸空抬高伸直,再把右膝關節彎曲90o,把右腳膝蓋懸空,彎曲、伸直動作重複循環。這等級有4個副本可以選擇,從簡單到困難分別是左腳放床面,再來雙手環抱左膝維持90o,接著雙手不環抱,左膝維持90o,最難則是跟左右腳一起動作。注意不可以忘記核心肌肉的收縮!

最後一等級則是肢體跟軀幹所做出的功能性動作,舉凡跑步、騎車、游泳、重量訓練......都是,如果前面的中軸穩定活動可以很輕鬆地完成,那麼重新做這些運動,就會發現,跟平常表現比較起來,動作協調、角度、力氣、速度都會有明顯提升的感覺。

你練到哪一個等級了呢?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慣肌肉在此:拗其他肌肉無償做功德的核心肌群

彎腰伸出雙手去抱非常非常重的物品時,很容易一個轉身或移位就造成閃到腰的狀況,明明出力的就是上肢的肩、肘、腕,為什麼受傷的卻是腰呢?

近年來有在健身的朋友一定對於核心肌群不會陌生,但是核心肌群對於一般人來說,仍然是一個比較抽象而且難以體會到的肌肉群,究竟核心肌群的用力角色跟一般肌肉有什麼不同呢?

核心肌群從字面上看,就是位於身體最深層的肌肉群,這些肌肉附著於我們的脊椎上,穩定身體中心的姿勢,讓周邊的四肢關節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

(白色骨頭是脊椎骨,黃色索條是神經根,紅色團塊是椎間盤突出。)

上圖是脊椎模型,可以看到脊椎骨一塊一塊的堆疊起來,很容易受到外力影響而分崩離析,所以模型會用鐵條固定,而在人體裡,就是用核心肌肉來固定這些脊椎骨。

我們四肢所做出來的任何動作,都建立在中軸穩定的情況下,也就是核心肌群的出力收縮。如果核心肌群沒有收縮,或是收縮力氣不足以穩定脊椎中軸,那麼就得由其他肌肉群收縮穩定身體中軸,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出來的動作就會產生活動度不足,動作不協調,或是力量不夠的情況發生。若是我們又強行徵召更多肌群出力收縮,想要達成理想的動作表現時,就很容易發生拉傷、扭傷......等軟組織受傷的情況。

如果以搬家做比喻,搬家工人得把家具先搬到貨車上,再由貨車司機把家具運送到目的地。假設說搬家工人偷懶,或是身體不舒服,甚至是人手不夠時,為了達成雇主要求的時限內把家具運送到目的地,貨車司機只好下來幫忙搬運家具,導致開貨車的司機人員減少,得呼叫其他人替補司機的角色,造成運送上的不協調;又或是搬家具兼開貨車,導至司機過勞而導致搬家途中發生意外。

但是核心肌群屬於隨意肌,也就是說可以隨著大腦意識自由決定是否收縮,這時候就會有問題出現了:如果我們沒有一直命令核心肌群出力收縮,核心肌群只會懶懶的被動延長或縮短,時間作用的加成下,和四肢肌肉群比起來,核心肌群也就會表現得無力。

核心肌群先天肌肉形狀小,力氣不大,後天訓練少,沒有茁壯,面臨像健身房裡負荷量大的重量訓練,或是提重物需要產生瞬間爆發力時,核心肌群抓不住脊椎,身體中軸位置偏移,造成附近肌肉群出力收縮代替核心肌群穩定身體,導至想收縮的目標肌群不一定有出力在原本的動作上。像是健身所練的棒式,就很容易看出核心肌群是否有用力,還是其他肌肉群的代償結果。

至於核心肌群要怎麼才能叫出來工作呢?下一週就要解鎖核心肌群的副本任務,好好地認識認識一下,別讓他們繼續慣下去!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如果你是雙胞胎媽媽,聽到這件事你會?

不久前,我在幫小朋友做治療時,聽到這麼一段話:
A媽媽:「你的肚子現在幾個月了?
B媽媽:「喔!已經5個月了,而且是雙胞胎!
A:「雙胞胎耶!恭喜妳!小孩產檢怎麼樣?」
B:「醫師說兩個發育都還不錯。」
A:「那你有沒有吃好一點,補充營養?我聽另一位媽媽說她以前也是懷雙胞胎,可是出生後一個小孩發展正常,另一個小朋友變成腦麻!
B:「天哪!怎麼會這樣?
A:「好像媽媽本身營養不足,兩個小朋友就互相搶養分,老大搶贏發育比較好,老二就沒吸收到養分,出生前就有腦傷。」
B:「天哪!我去追蹤檢查,醫生是說寶寶發育還不錯,之後我會注意一下營養!

這是家長之間閒聊的對話,本來我是沒有特別注意,但是其中一句: ……媽媽本身營養不足,兩個小朋友就互相搶養分,老大搶贏發育比較好,老二就沒吸收到養分,出生前就有腦傷......」特別引起我的幾個想法:
現在會有營養不足的母親嗎?
雙胞胎是否會互相搶養分?
會的話,胎兒跟胎兒之間不是獨立個體嗎?
不會的話,為什麼會腦傷?

雖然我做小兒早療,但貝比出生前的產科我還真的不熟,因此我把這些對話以及我的疑惑和猜測跟在產科的醫師學長和護理師姊聊聊討論,我才明白,這種狀況可能是一種雙胞胎孕婦會遇到的疾病:雙胞胎輸血症候群(Twin to 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TTTS)

除了學長姊的口頭解釋,再額外找了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的資料,大概了解這症狀描述了同卵雙胞胎共用一個胎盤的情形下,因為血管的血流互相流通,A胎兒的的血液經由胎盤中血管的連結處流向另一B胎兒。

這種情況下會造成A胎兒血液灌流量減少,器官組織發展開始慢下來,體重不會增加,羊水量減少;而B胎兒雖然獲得大量血液供給,但要把這麼大量的血液供給到全身,相對心臟循環系統負荷變大,容易產生心衰竭而死亡。

也因為胎兒們共用一個胎盤,只要任一個胎兒死亡,死胎血液內的有害物質也會經由胎盤傳輸給另一個胎兒,另一個胎兒的死亡率也隨之升高;假使有任一胎兒存活下來,它仍需面對腦部損傷的危機。

結果論來說,如果發生雙胞胎兒輸血症候群卻沒有得到妥善的治療,胎兒將有高達70%80%的死亡率。


這是產科問題,產科專科醫療人員有專門的醫學訓練來處理相關問題,物理治療對產科的問題沒有太多的著力點。

會想分享這項疾病的知識,純粹覺得坊間有許多似是而非,聽起來合理但邏輯不通的說法,但大家卻一窩蜂的口耳相傳。

因為聽起來有道理,就不會花費心神去更深入想想背後的不合理;因為專業話語聽不懂,更不會有動力想去理解來龍去脈。

換句話說,我們畢業離開學校後所接收的新知往往是別人設計好好的居多,也因此有心人是把詐術用浮誇的言詞包裝後強力放送,再加上自認為為你好的人情推波助瀾下,很多人就傻傻的浪費大量金錢與時間甚至是生命在虛無縹緲的傳言中。

希望我們可以用專業去幫助這個社會,並連結生活帶給大家簡單明瞭的知識,在面對沒有根據的傳言或詐術時,能夠笑而不語的拒絕它!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高跟鞋的美麗與哀愁

11購物節來臨,各家廠商祭出多種優惠下,美妝保養品、服飾配件通常都是購物車上面的待結帳物品,而高跟鞋一向是女生體態裝扮的必備品之一,穿上去之後頭跟身體形成均勻的比例,臀部也變得更翹挺,為什麼平凡的高跟鞋穿上去之後,會產生這麼令人驚訝的變化呢?再來是很多人都說高跟鞋穿久會對腰有不好的影響,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從側面看,理想中人體的骨架應該長這樣:

我們用圖形表示來簡化,紅頭、橘胸、綠腰、黃臀、藍腿、紫踝,像下圖:

如果穿上黑色高跟鞋:

把穿高跟鞋的姿勢移到平地上,身體骨架會像踮腳尖這樣變化,腿跟腳踝的角度變大,身體往後傾:

如果身體維持往後傾的姿勢,不管是靜態的站著或動態的走路,後傾的身體容易因為重力的關係往後跌倒,所以骨盆會往前轉,把軀幹往前帶:
(黃色的臀部骨盆往前轉,姿勢有變正一點。)
骨盆往前,脊椎還是要負責身體的直立,所以腰椎、胸椎彎曲幅度變大,最後頭往前傾:



長久下來,身體為了平衡穿高跟鞋所帶來的變化,從腳到頭分別有:
1.      小腿肌肉長度縮短,造成肌肉緊繃。
2.      骨盆前轉,形成翹臀的視覺外觀。
3.      腰椎彎曲弧度改變,壓力上升,容易局部肌肉緊繃。
4.      胸椎、頸椎彎曲弧度改變,造成肩膀、肩胛肌肉力量的不平衡。
5.      頭容易往前傾。


所以高跟鞋的穿著,偶一為之並不會馬上造成身體姿勢的變化,但如果每天都需要長時間穿著高跟鞋,一些肌肉伸展、放鬆的技巧,就不能偷懶省略,不然就是以日後的身體的健康來交換現在的美姿美儀!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學齡前兒童腳型出現XO型腿,竟然是正常現象!?

「治療師,你看我家小朋友剛學會走路,好像有扁平足,這是正常的嗎?
「治療師,學校老師覺得我們家小孩姿勢有點歪歪,好像人家講的X型腿,這樣要矯正嗎?

最近有些早療的小朋友已經可以獨立走路,或是進入幼兒園系統開始群體生活,這些小朋友的姿勢與動作成為大人關注的焦點。如果出現跟爸爸媽媽預想不同的姿勢動作,家長都會擔心,詢問說會不會有新的問題產生。今天來講講幼兒的扁平足跟XO型腿,家長如何看待。

我們的腳主要功能是用來承重和走路,所以不能單看足踝扁平足或是膝蓋XO型腿單一關節的變化,要從腳底的踝關節,往上到膝關節、髖關節,下肢3個關節的整體變化來評估,才能確定小朋友是否有問題。

一般成年人髖關節是長這樣,紅線鈍角大約是120O(如圖1)


(圖1,取自https://goo.gl/uP8fsQ)

這樣彎曲角度幫忙圓圓的股骨頭卡進骨盆裡。但嬰幼兒跟大人不一樣,他們正常的股骨傾斜角度大約是150O(如圖2)


(圖2,新生兒傾斜角大於成人傾斜角,這是正常現象。)

大於120O的角度,卻要滿足股骨頭卡進骨盆中,所以大腿就會往外偏出去(如圖3)


(圖3,為了股骨頭卡進骨盆,大腿往外偏移)

但是我們不可能這樣子走路,所以身體很聰明會從膝蓋自動代償,把小腿彎進來(如圖4)


(圖4,代償大腿往外翻,小腿往內偏)

最後還要滿足腳底可以平放在地面上站立、行走,腳跟會往外偏移,造成整個腳掌貼在地上(如圖5)


(圖5,為了腳掌可以平放在地上,跟骨外翻形成扁平足)


當下肢完成這樣子的代償時,外觀上呈現O型腿,扁平足。(如圖6)


(圖6,O型腿)

這種因為生長發育所造成的生理性O型腿、扁平足不用太過於緊張,股骨傾斜角度會慢慢變小,下肢各關節重新排列,大約2歲左右O型腿會消失,雙腳外觀看起來就會變成直腿。(如圖7)


(圖7,平行直腿)

2歲之後經過一時平行直腿後,由於下肢關節的排列角度太過,會反而往另一個方向代償,導致大腿往內偏,小腿往外翻(如圖8)


(圖8,大腿往內偏,小腿往外翻代償)

同樣要滿足腳掌可以平放在地上活動,所以跟骨往內翻,整體腿型看起來就像英文X(如圖9)


(圖9,X型腿)

所以又俗稱X型腿,這種現象大約在4歲最常被看到。

同樣的,這也是正常發展現像,只要跑、跳、平衡這些大動作有持續的發展,肌肉韌帶的作用以及運動受力影響,下肢關節會繼續調整位置,排列成關節受壓力道最小的姿勢。大約一直到6歲才發展成熟,形成外觀看起來平行的直腿。(如圖10)


(圖10,平行直腿定型)

物理治療把這種小朋友腳型變來變去的正常現象,用一個具體的鐘擺命名,稱為「鐘擺現象」。好,上面的推論非常難懂而且容易搞混,我當初在學也這麼覺得XDD

因此用簡單的鐘擺圖形來表示(如圖11):



(圖11)

0歲時候O型腿,經過兩年擺盪到2歲變直腿,在經過兩年往另一邊擺到4X型腿,最後兩年盪到6歲回到直腿定型。

所以當我們看到1歲左右小朋友搖搖晃晃走路。腳型有點開開的呈現O型腿,腳也像扁平足一般的走路,就能比較平常心看待「喔!這是這年紀該出現的鐘擺現象啊!」。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轉職前要先懂的人生規劃---心得筆記

面對轉職,一般人直覺想到的是新舊工作之間的薪水差異、產業前景、上班氣氛、工作內容,藉由比較感性的我覺得來做是否轉職的決定。但是這樣考慮的重點往往不夠全面,常常陷入"我才剛換工作沒多久,可是我又不喜歡這項工作了,我應該再轉職嗎?”這樣的迴圈裏面。

Lynn提出從環境、自己、公司組織3大元素思考,著眼每一個元素的性質,並分析這3項元素互相的作用,會對自己的職涯產生什麼變化?

首先了解現在職涯環境跟以往父執輩的職涯環境有了改變:從垂直上升變成橫向擴充;職涯核心從組織產品改為個人平台;成長動能從組織要我做換成自己主動做;工作價值從就業保證轉換為成就發揮;最後成功的評價從專業能力經驗變成資源整合。

接下來詢問自己內心幾個哲學性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要找出自己的盲點,同時也是面試官面試問題的核心,像是:
1.      當初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
2.      現在為什麼又想換工作?
3.      這些原因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4.      有可能透過其他方式改變嗎?
5.      如果可以,你想換到什麼樣的工作?
6.      為什麼這對你很重要?

從上面兩項操作中,知道職涯環境的變化以及自己的定位之後,就會開始思考:從我現在的位置到我預想的目標之間,我的職涯方向有沒有錯?會不會我方向對了,但是路徑走錯呢?

Lynn提供了一份職涯地圖,從這份地圖中,粗分成3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目標任務要達成。確定自己位置在哪邊,對於每階段的職涯設定才會比較正確,實際上去努力也比較不會有挫折感。
比如說我正處在生存這階段,經濟安定、找一個能力、大量學習、複製經驗應該是我的階段職涯目標,可是假如我直接越級打怪,想要追求人生意義,手上卻沒有可以帶走的專業,且沒有可以跟別人互相交換合作的資源時,就容易對職涯會非常挫折,陷入職涯撞牆期、為什麼都沒人要用我......這樣負面情緒的籠罩,籠罩越久,更容易迷失目標方向,就會越難站起來。

了解環境跟自己後,公司組織跟我的人格特質、職涯環境有沒有相衝突或是相輔成的地方?這時就要問問自己:
1.      公司主要在做什麼?競爭者是誰?
2.      公司組織分工如何?所在部門立場如何?
3.      公司近期碰到的挑戰為何?產業有什麼變化?
4.      接觸的合作客戶、供應商有哪些?
5.      主管的背景、領導風格、喜愛溝通方式為何?
6.      那些總被肯定的同事與自己的差異為何?

這些問題來分析目前組織跟跳槽組織的差異非常好用,如果這些問題新舊公司都差不多,或許該改變的應該不是公司;倘若差異頗大,那新公司的特色,是否跟職涯環境屬性相剋?我進去這公司,經驗能力是+9還是會扣分?藉由這樣的討論,才算對「是否轉職」有了初步評估。

以上是否轉職的大方向都考慮過後,就回到一開始大家考慮的幾個細節面向:薪資待遇、成長空間、公司規模、團隊氣氛、任職時間。

薪資待遇:跳槽公司的市場收益能夠永續的給予承諾的薪酬嗎?跳槽過去後,能力的溢價空間會成長嗎?還是持平甚至會崩落?

成長空間:跳槽公司的任務專案增加自己的經驗,技能的延續?還是成為培訓的一顆棋子?有沒有自行培養技能經驗的可能?

公司規模:成為大型組織的螺絲釘,重複例行性勞動?還是能夠使用公司組織的資源銜接外面世界?進入中小型組織能力發揮,決策擔責,累積經驗?

團隊氣氛:自己的經驗偏見、同事衝突解決、主管溝通方式,公司組織文化……是否成為正向的成長氛圍?

任職時間:具備核心能力三年(注意不是年資三年喔XDD)?已經達成階段性成就?

如果以上問題通通考慮清楚,但是卻一直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職務時,除了標準的求職模式外,可以嘗試工作版路途迷失的問路:平常就可以詢問相關產業朋友、從業人員、廠商,只要夠積極,這些朋友不見得一定讓你找到職缺,但是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相關資訊,而且多次曝光在招募人員的耳目中,讓職缺主動找到你;假如一直轉職失敗呢,Lynn講得非常一針見血:想太多沒有用,具備選擇權才有用,讓自己養成可遷移的能力,建立自我認同,能跟別人交流合作才是最關鍵的地方;倘若成功轉職到新職務,Lynn也提醒說:短期跳槽成功=/=長期職涯的成功。因為在工作中,太多因素會使我們迷失方向,請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走在對的路徑上面。

最後Lynn要我們常常思考這些問題做總結,我究竟是誰?我擅長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快速累積經驗?我擅長在什麼地方發揮?我要用什麼與這個世界互動?我最終想成為什麼?


物理治療算是剛需產業,對比科技業來說,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相對也沒什麼前景挑戰可言。人生的道路中,無法肯定自己會不會轉職離開物理治療,但是感謝Lynn的分享,讓我提醒自己,往後職涯路上要一直問自己"為什麼"這類哲學性問題,盡量避免詢問"怎麼做技術性問題。找出事情本質,才不會讓自己迷失在繁雜的細節上。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磁場治療改善體質!?真正的磁場治療沒有你想得那麼玄!

大家通常都聽過有人或廣告對自己這麼說:「你的磁場不好喔!」,接下來就會有人拿出一塊石頭跟你推薦:「這塊石頭是某某師父開示過/某某公司特殊設計過,帶在身上可以改變你的磁場,改善你的體質喔!」;不然就是廣告強打:「最新科技專利磁療石,x國科技研發,有效改善體質。……」;或者有人更有創意,直接文具店買塊磁鐵,放在皮膚上,想說靠磁場磁力把負能量給吸走……

我曾經問過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我聽到是說地球是個大磁場,人體是個中磁場,那買個磁石、磁鐵(或有磁性的東西)放在局部成為小磁場,因為位置夠近,所以無形磁能量越強,久了就能改變人體的中磁場。這段話在婆婆媽媽阿公阿桑耳裡,聽起來好像真有道理餒,那麼醫學上有人在用磁場做治療嗎?

物理治療中,有一項技術就叫做磁場治療!不過物理治療講的磁場不是玄妙且富有哲學的人體磁場,而是物理學中所定義的磁場。我們在國中的理化課有學過:電流會產生磁場,而磁場的變化也會產生電流。利用這兩句話,就是磁場治療的原理所在。

身體裡充滿各式離子與電訊號,比如血液帶有二價鐵(Fe2+)、細胞本身有離子電荷(Na+-K+ Pump)、神經組織有電訊號脈衝,因此磁場醫療儀器產生間歇性磁場變化,產生電流經過目標組織;或是機器內部電流的變化,直接對人體組織輸出一個外來磁場。這個外來磁場穿透組織、細胞,對細胞內外離子和膠原蛋白產生影響。目前對於磁場作用於人體產生的生理變化有三種推論,分別是1.細胞電位的改變、2.細胞離子的改變、3.局部循環的變化。

1.      細胞電位的改變
正常的細胞它的內部跟外面因為離子的不同,會有90微伏特的電位差。如果是受傷在發炎的狀態,細胞電位差會升高到120微伏特,而退化性的細胞電位差則降低到30微伏特。此時外加一個磁場變化,對組織細胞產生電位正常化的作用。
2.      細胞離子的改變
對組織細胞施加磁場變化,造成細胞離子通透性的改變,促使離子交換速度加快。
3.      局部循環的變化
增加細胞對於氧氣的利用,進一步改善細胞內代謝以及能量的使用。目前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有細胞內能量(ATP)的增加、去極化能力改善以及氧分壓的增加。組織的表現則是血管的再生、血液供給增加。

現在有臨床實證過的磁場治療主流是脈衝式磁場治療(Pulsating Magnetic Therapy),物理治療師臨床在使用磁場治療時,將治療部位放在變動的磁場中,藉由上面提到磁場變化產生的生理效應,用來消除腫脹、減輕疼痛、放鬆僵硬軟組織,並且促進受傷組織再生癒合。甚至有些利用磁波刺激特定腦區,誘發周邊肢體產生動作反應。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究竟隨身攜帶一塊擁有磁性的石頭、金屬,對於身體有沒有幫助?或許,這種沒有磁場變化的磁性物質,所產生的心理慰藉,才是讓生理的不適減緩的主要原因吧!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從日劇「空中急診英雄3」看到的物理治療豆知識(下)

3.      霍夫曼反射(Hoffmann reflex)
這反射沒有特殊劇情,不過在劇中出現幾次醫師用來測試病人的神經狀況。會看到醫師摳弄病人中指指甲,並且觀察病人大拇指的反應是什麼。正常人來說不會有反應,但是像劇裡面脊髓損傷的廚師男,就會發現他的大拇指會跟著跳動,代表上運動神經元出現問題。

神經系統包括上運動神經元跟下運動神經元,這邊的上下不是講位置的上下關係,而是看是屬於中樞的大腦皮質、脊髓就是上運動神經元,周圍神經(例如:正中神經、坐骨神經) 就是下運動神經元。

之前有說到大腦就像電腦的主機,負責接收訊息、處理訊息與輸出指令;脊髓則是周邊用品連接到主機的線路;而週邊神經,則像是滑鼠喇叭內部的線路連結。

如果上運動神經元受到損傷,使得原本該被控制好好的張力、姿勢、動作發生異常,就很容易誘發出應該被抑制掉的病理反射,霍夫曼反射就是其中一種。至於下運動神經元受傷,則該條神經支配的肌肉會無法接收大腦下達的動作指令,會有動作無力或是做不出來、肌肉萎縮的現象產生。

4.      心臟移植
長官醫師男的兒子因為心臟病,只能依靠心臟移植來解決。除了心臟器捐可遇不可求以外,心臟移植成功後,往後的免疫系統跟功能性訓練對於患者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

心臟因為病變而失去循環功能,且使用藥物沒有顯著效果時,心臟移植成為活命的唯一辦法。但是因為符合器官捐贈標準的器官太少,不可能今天確定要心臟移植,隔天或隔週就能進行手術,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期。因此移植手術前的心臟功能維持就變得十分重要,此時就會使用機械性循環輔助裝置來替代原來的心臟功能。

一般來說,機械性循環輔助裝置有分為短期跟長期。短期通常用在急性心臟衰竭,並且預期可以在短期內恢復心臟功能的病人上,像是大名鼎鼎的葉克膜(體外膜性加氧機,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ECMO)就是其中一種短期性的循環輔助。而長期性的循環輔助,就常用於等待心臟移植的病人作為過渡期使用。第一集劇中有拍到長官男兒子身上一個紅色圓頭,圓頭旁邊還有接2根白色管子,就屬於長期性的循環輔助器。

不論短期還是長期的循環輔助裝置,因為都會經過許多通道體外的管路,把血液帶進機器裡,所以感染的風險會增加;再來,因為要避免血液凝固產生血栓或栓塞,所以服用抗凝血劑成為必要條件,但相對的,一但有出血狀況發生,也容易造成止血不容易而死亡的狀況。因此在等待心臟移植的漫長時間,有一丁點疏失就有可能導致死亡的危險,可以看到劇中長官男的兒子活動範圍只限病房,或是坐輪椅到病房附近看煙火、看其他小朋友玩水,在生活活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這也容易導致病人的情緒壓力爆表。

但是成功等到移植心臟,做完移植手術後就沒事了嗎?
當然沒有!!!

移植就是拿別人的器官取代自己的器官,就還是個外來物。但是偏偏自己的免疫系統特別仇外,只要是外來物進入身體,就算他是來延續生命,仍然會想要消滅掉對方,所以器官排斥反應往往成為移植後的第一個大問題。為了評估排斥反應的狀況,患者術後得密集接受切片檢查,如果情況良好,檢查頻率才會從每週一次檢查慢慢降到每2~3個月檢查一次。

除了檢查之外,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降低自身免疫力,成為降低排斥反應無可避免的辦法,這也就意味著病人發生感染的風險提高,所以健康、正常免疫功能普通人沒在當一回事的肺部感染、皮膚感染、血液感染往往成為奪走移植病人生命的兇手。

如果病人術後狀況穩定,可以開始訓練心肺功能並嘗試生活上必須的活動,活動中的生理變化也跟一般人不太一樣。首先,

移植的心臟沒有神經支配!
移植的心臟沒有神經支配!
移植的心臟沒有神經支配!

這表示原本由神經主要調控的心跳速率、心搏量的變化調節只能依靠電解質的改變、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代謝循環做控制;若是運動量過度,也不會有心絞痛作為警示的生理現象,所以心臟移植後病人的運動處方所訂定的強度不會以心跳作為基準,而是以自覺用力係數當作參考指標(可以參考:
新招---學會設定運動強度,從耍廢系肥宅升級陽光系男孩)


以上是我在看「空中急救英雄3」當中出現的醫療劇情,也跟物理治療相關的簡單知識。從追劇的過程中,看到課本有教,平常臨床案例難以遇到的情境,透過編劇跟演員的詮釋,重溫以前在教室學習過的知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最後觀後心得:這一季中,新垣結衣短髮馬尾很正,山下智久很帥。XDD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從日劇「空中急診英雄3」看到的物理治療豆知識(上)

最近追日劇空中急診英雄3(Cold blue 3),描述急診醫師藉由直升機快速往返病災現場,第一線緊急處理與後送醫院急救的故事。有些急救回來的病人,往往會殘存受傷留下的後遺症,並且接受後續的復健療程。當中就有一些物理治療會接觸到的案例,利用這齣日劇跟大家聊一下這些跟物理治療相關案例的醫療豆知識。

1.      意向性震顫(intention tremor)
擁有鋼琴天分的鋼琴女因為小腦產生腫瘤威脅到生命,於是讓天才醫師男動手術切除腦瘤。但是切除腦瘤保住生命後,卻留下手抖的後遺症,於是為了再次彈琴,開始手指功能訓練的復健療程。
 ==============================
講到小腦,大家都知道是負責我們的平衡能力,但其實平衡只是小腦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已,比較廣泛的說法是,比較與矯正動作錯誤的機制。

舉例來說,大腦產生「伸右手去彈鋼琴左邊數來第10個白鍵」這個動作指令,要讓右手手臂跟手指執行。這時小腦會接收大腦給予的指令,同時間,我們肩膀、手肘、手腕、手指的肌肉出力(張力控制),看到手臂手指接近左邊第10白鍵(視覺),摸到白鍵(觸覺),彈下去(運動覺)......等,每一個感覺受器把身體從事指令活動的感覺回傳給小腦,小腦統整大腦與肢體回饋兩邊的資訊後,做出姿勢、平衡、力量的協調修正,產生流暢的動作表現,而不會像是機器人一截一截的做完分解動作。

可以想像一下,小腦就像是一位團隊內圓滑的和事佬,這邊講一下,那邊喬一下,最後大家順利的把工作完成。一旦小腦這位和事佬有損傷,容易造成身體各個部位獨立行事,外觀動作看起來就會卡卡、不協調。

劇中,鋼琴女雙手出現意向性震顫就是小腦損傷後所呈現出來的症狀之一,因為各個肌肉群的交替收縮所產生的震動動作,當肢體接近想靠近的目標或是動作速度加快時,震顫就會增強;若是肢體處於休息狀態,則震顫就會減少或是消失。

2.      脊髓損傷
因為釣魚而跌倒的廚師男,傷到脊髓造成頸椎脊髓損傷,醫生們從影像檢查診斷為中央脊髓損傷。雖然可以行走,但是上肢手的力量無法隨自己的意識自由活動,為了重新站上料理台,開始接受復健療程。
============================== 
脊髓損傷在神經物理治療的案例中,算是腦中風以外,出現頻率頗高的疾病。脊髓藏在我們的脊椎骨中間,受到骨頭以及周圍韌帶與肌肉的保護,通常會因為受到強大的外力撞擊(車禍、墜落),或是感染而造成損傷。

脊髓負責大腦與身體各部位的聯絡,包含感覺的回饋以及動作的表現。把人跟電腦想像在一起,大腦就像電腦的主機,負責接收訊息、處理訊息與輸出指令;身體各部位就像螢幕、滑鼠、鍵盤、喇叭等周邊用品;脊髓則是周邊用品連接到主機的線路。

一旦線路損傷,就算主機跟周邊是新品,也很難有順暢的使用經驗。同樣的,脊髓受到傷害,造成感覺跟動作訊息的截斷,就會出現感覺異常、麻木、動作無力、癱瘓等狀況。

脊髓包含了感覺上傳路徑以及動作下達路徑,更要命的是,不同的動作、感覺,它們行走的路徑也不相同(,比如說觸覺、壓覺走前側脊髓丘腦徑;本體覺走脊髓小腦徑;動作有皮質脊髓徑;姿勢張力跟紅核脊髓徑相關)。這些不同的路徑固然帶給我們學習上的困擾,相對在臨床上卻給我們不同的症狀現象去確認問題的所在。


像是劇中廚師男因為傷到脊髓中央位置,症狀表現出現上肢功能恢復不佳,但是下肢動作功能比較好,所以後面的戲份中發現廚師男可以走路,把手舉起卻十分吃力,也就非常合理。

                                                                                              (待續)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茫茫海中容易暈船,你可以試試這幾招!

先來一張圖,表達對雙十連假的心情吧XDD
祝大家雙十連假快樂,有空出來走走啊!
上周趁著旺季尾巴,搭船到蘭嶼放空一個禮拜。同行的夥伴預計要搭飛機到蘭嶼跟我會和,但是因為一些因素沒有搭到飛機而改搭客船。結果我到港口找他們的時候,一位夥伴躺在涼亭上,臉色發白,不想多說一句話。另外一位夥伴說他上前剛吃了暈船藥,但是在船上還是暈船狂吐,到現在還是有乘船搖晃的感覺。

暈船或是暈車常常出現在旅行途中,台灣又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再加上中央崇山峻嶺的高山,想要到外離島或是比較清幽的世外桃源環境放鬆生活,經過乘風破浪或是九彎十八拐的路途中,有些人就得先面臨暈車暈船的考驗,而且避暈藥還不一定對每種人都有效(剛剛講的我朋友就是一個例子),究竟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甚至是避免暈船暈車的情況呢?

暈車暈船比較學術的說法是動作噁心(Motion Sickness),這是一種正常的感覺,但是某些人會因此衰弱。根據物理治療師歐撒畢恩(O'Sullivan)在他的著作復健醫學評量與治療(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簡盟月譯者群翻譯,2008),提到動作噁心的原因來自於感覺衝突理論(Sensory conflict theory),也就是3種感覺輸入: 視覺、本體感覺、前庭感覺,所儲存的神經模式跟腦部期待的辨識不一樣,結果產生出臉色蒼白、噁心、嘔吐、出汗、動作敏感……等生理現象。

3種感覺中,視覺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本體感覺跟前庭感覺又是什麼呢?

本體感覺是內在回饋的感覺系統,用來察覺身體肌肉、骨骼、關節處在什麼樣的姿勢和位置。舉例來說,你看到有人做出這樣的姿勢
(取自google圖片搜尋)
你問說:你在做什麼?對方看著你眼睛,頭也不回地說出:我把腳往後伸直,跟我的身體平行成為一直線。像這樣明明沒看到自己的姿勢,卻能精準說出每個肢體的位置,就是本體感覺的功能。

前庭感覺也是一種內在回饋,位於頭顱兩側的耳朵內部,接受感覺的部位分別是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SCC)*1以及耳石器官(otolith organs)*2,可以感知空間資訊,穩定頭部動作,維持姿勢

原則上,前庭感覺回傳頭部的空間位置資訊到大腦後,搭配上視覺以及本體感覺的訊號,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身體現在所處的位置與環境;但要是三種訊息傳到腦中,與大腦判定是互相衝突矛盾的資訊,就會啟動生理反應,提醒我們現在處於異常狀態,常見引發的生理狀況如暈眩、嘔吐等狀況,就是所謂的感覺衝突,造成的動作噁心現象。

比如說在風浪大的船上,眼睛看的景色是正立不歪斜,身體感覺跟船上上下下搖晃,頭跟著風浪襲來左右擺動,大腦的認知判讀跟不上瞬間多變化的感覺資訊,定位開始有些混亂,有些人在這樣的生理反應中會開始暈船,覺得暈眩噁心不舒服。

解決的方法要靠認知行為療法慢慢修正感覺衝突,但要是已經處在九彎十八拐的山路巴士,或是波濤洶湧的海運客船時,有沒有應急的辦法呢?

我的假設是,如果因為3種的感覺資訊互相衝突,導致大腦產生混亂而引發噁心嘔吐,那麼降低或減少感覺的輸入,會不會就沒有衝突了呢?這項假設沒有經過實證研究,但是到目前為止我的經驗是蠻有用的。

幾年前從嘉義搭船去澎湖,第一次接觸到航向大海的客船,興奮的在甲板上,倚靠欄杆,睜開雙眼欣賞著海天一色,結果幾十分鐘後就在廁所吐得嫑嫑的。後來知道感覺衝突理論後,每次上船()開始感覺到胃部有種懸空感後,立馬
1.      閉上眼睛,減少視覺上我在搖晃的感覺;
2.      再來把頭靠在座位與窗戶(或隔壁座位)的夾角中,藉由接近90o的夾角把我的頭有穩定的支撐,讓我耳內的半官管與耳石不會船或車上下左右的搖晃產生大幅度的位移訊號。

就這樣,我靠著關閉視覺,降低前庭感覺的方法,至少現在去小琉球、馬祖離島群、蘭嶼都沒有暈船嘔吐過,對於會暈車暈船的朋友來說,除了避暈藥*3之外,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


*附註:
*1:
半規管獨特倆倆相互垂直的前後、上下、左右,3軸立體構造,半規管內充滿了像頭髮一樣的毛細胞(hair cell)以及流水狀的內淋巴液(endolymph)。內淋巴液可以自由地在這3軸的管內流動,當頭部作不同角度與方向的旋轉活動時,內淋巴液因為重力的關係開始流動,刺激毛細胞彎曲,再把刺激訊號傳到腦中,認知到頭部在空間的位置與狀態。

*2:
耳石包含球囊(saccule)與橢圓囊(utricle),對直線加速有反應。可以隨著頭部做直線運動而產生慣性位移,刺激毛細胞彎曲,產生刺激訊號到大腦。

*3:
避暈藥原理基本上是抑制中樞神經的嘔吐反應,或是影響內耳的前庭神經。(感謝藥師朋友專業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