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物理治療師對於<孩子的簡單正念>讀後感





這本書是半年前,我跟臨床心理師逛書店時,他推薦給我的一本書。認為我在臨床上碰到的一些瓶頸,這本書可以給一些啟發。


專注力訓練的瓶頸


早期療育上,處理專注力問題一直不是物理治療師的強項,但是小孩會因為專注力的問題而影響動作的協調或是發展,或是在治療室裡爆發情緒的問題,因此早期還是很菜鳥的我,只單純處理小孩的動作,常常會落得事倍功半的冏境。當時我跟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討論這問題時,得到的結論是:概念上的處理步驟並不難,技術面才是瓶頸挑戰。

小孩子因為還沒有社會化完全,他們對於刺激的反應(例如有人拍他一下),就是直覺的動作表現(動手拍回來、放聲大哭......);而成人在面對刺激(有人拍一下),會有理性思考的行為(拍人的是另一半,87%應該是撒嬌),之後才是動作表現(對另一半撒嬌回去)。

所以面對注意力不集中而有動作、情緒的小孩,理論上的處理步驟應該是,讓小孩察覺到他的肢體與思緒,再引導小孩做出適當的反應。但是技術面怎麼操作呢?

在「孩子的簡單正念」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活動可以做為執行上參考。


正念,正處在什麼念頭


正念從字面上直觀的解讀,會覺得要人家正面思考,看過書本後,才知道這是教你怎麼專注當下的主題。這樣的正念,作者切成了6個部分,分別是靜心、聚焦、審視、洞察、關懷、以及連結。

首先是靜心與聚焦,很多人(包括我)都會先入為主的以為,連成人要專心一志在想一件事情上都有難度了,何況是小孩呢?其實只要讓小孩習慣察覺到一件事就好,那就是:呼吸。

讓小孩子意識到呼吸這件事,然後引導孩子去感覺氣流從鼻腔到肺部,感覺到胸口擴張後,再有意識地把氣流往肚子帶下去;接著慢慢讓肚子收縮,把氣流從肚子經由胸口、鼻腔,慢慢地拉出來。完成後再讓孩子去描述整個過程中,他感覺到了什麼。


偶然的正念的應用

這種呼吸活動在臨床上,回想遇到小朋友不想遵從指令而情緒爆炸,我曾經不自覺的有用過幾次。因為呼吸是自然動作,不需要我去指令,所以讓小朋友先沒壓力的深呼吸幾次,什麼都不要想,我也不講什麼,只幫忙數數,讓小朋友盡量對到深呼吸的節奏。

漸漸地,小孩子可以把情緒平復下來後,再把事情帶到要處理的事情上,用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小朋友說出並明白剛剛情緒爆炸的來龍去脈,再讓小朋友明白對於遊戲指令不一樣的選擇有不一樣的結果,建議小朋友如果重來一次,應該要怎麼做選擇?

小朋友往往也能接受或是理性的討價還價XDD。就算小孩又在那邊盧要討價還價,至少已經是可以理性溝通的狀態下,大人也比較容易明白小孩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對於家長和治療師可以參考的活動範本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當運用專注力,就不會被外在的情緒牽著走,而是精神開始沉澱,往內審視自己的狀態以及往外分辨環境的變化。當瞭解自己,並看清楚自己與其他人跟環境的關係,就能與外界的他人與環境連結,並給予關懷。

這本書除了提到呼吸以外練習專注力以外,還有其他活動,例如讓小孩子練習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接受不同的看法、明白自己與他人是不一樣的……等等,有些活動對於不同的年齡層,一些指令與引導可能得做不同的修改,但我覺得,不管是對家長或是治療師,這本書提供了教養想法的一個範本,可以根據自己遇到的狀況,用正念來引導自己或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