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不老騎士為什麼不老?

颱風天想說看個電影,結果跑出不老騎士的介紹。回想5年前,"不老騎士"這齣電影紀錄片,紅透全台灣,那時候的學校老師以及社會觀點都大力推廣健康老化的概念。時隔5年,在臨床上接觸安養中心的老年復健以及參考住家附近老年人活動中心的課程,台灣要真正走向健康老化,還是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

老化現象當中,牽涉到3種系統的變化,分別是肌肉骨骼系統、心臟循環系統、肺臟呼吸系統。影響到老年時,活動量的多寡與風險。

先來看看肌肉骨骼系統的變化。人進入老年期,,肌肉組織會逐漸被結締組織(像是脂肪)取代,肌力、肌耐力開始衰退,周遭關節的活動度降低,導致關節內的壓力增加,造成退化性關節炎。除了肌力的下降,骨頭本身礦物質的下降容易造成骨質疏鬆,一遇到外力的撞擊容易骨折。

心臟循環系統包括了心臟與血管,心臟本身也是肌肉,也會慢慢被結締組織取代,變成心臟肥大,外觀大顆的心臟,實際收縮力開始下降。而心臟瓣膜也會發生鈣化與脫垂,導致血量輸出的效率降低;而血管本身開始堆積栓子、或是結締組織增加,逐漸失去彈性,血管變脆易破或是造成血管的堵塞。

呼吸系統因為呼吸肌肉的肌力降低,呼吸變的短跟淺,深呼吸需要耗費更多的力氣才能達到;另外呼吸肌力的降低也會造成咳嗽的效率不佳,對於肺葉、氣管、支氣管的清潔形成阻礙。肺部小氣道的阻力增加,造成肺活量的下降。肺部氣體的流動效率變差,肺內代謝物容易堆積形成痰液。痰液生成,再加上難以利用咳嗽排出痰液,容易因為肺部的疾病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綜合以上的生理變化,可以理解為什麼要極力避免老人家跌倒”!
避免老人家跌倒”!
避免老人家跌倒”!
避免老人家跌倒”!
很重要,講3!!!

因為老人家一跌倒,常見的傷害就是骨折,骨折後就得在床上靜養3個月到6個月,這段期間的臥床或是靜態活動,絕對會造成心肺系統跟肌肉骨骼系統的退化,退化造成精神體力的衰退,更加無法從事動態活動,而又導致身體狀況的下降,產生惡性循環。

通常因應老人的生理變化,並且避免產生上面的風險,多數人會直覺地認為應該避免讓老人進行動態活動,而是多鼓勵靜態活動。其實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對於健康的老人,必須提供足夠的肌力、肌耐力訓練,讓老人家維持住一定活動量,再加上心肺耐力,刺激身體組織有效率的使用氧氣。

很抱歉的是,目前社會對於老人家活動的風氣,仍然留在"多做多錯,不動不錯"的錯誤觀念,從安養之家或是老人活動中心所安排的活動,幾乎是靜態多於動態,大概可以看出這樣的習慣與思維。當年不老騎士所席捲的健康老化的精神,至今仍然只存留於電影當中,真的非常可惜。

人體的體適能就像一架航行中的飛機,為了抵抗飛機的重力(年老生理變化),發動引擎提供上升力道(體適能活動)。如果飛到一半引擎停止運轉,飛機就會直接墜機。想要到老年時不要體適能陡降,甚至仍然維持像青壯年一樣的話,靠的就是從年輕到老年所累積的老本以及老年後的運動訓練。從健康老化的觀點來看,老人家的運動不需要像青壯年以突破極限為目標,而是中低強度的運動可以做的久,做的有效率。


期待自己的長輩與日後的自己,在81歲老年時仍然有著18歲年輕的熱血追夢的體力與能力!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拉傷扭傷,下一步該怎麼辦?

青壯年的體能與身體狀態正處於巔峰時期,這時候會有復健需求的族群,通常因為外傷所造成,比如說車禍或是外力造成的骨外傷或是腦損傷,長期重複執行某動作所造成的痠痛,或是突發的運動傷害……等等。

骨外傷或腦損傷比較複雜,改天寫文章介紹,今天來聊聊大部分的人會遇到的工作傷害跟運動傷害。

傷害依照時間經過的長短,大略分為急性期跟慢性期。急性期發生在傷害後的3日內,也就是所謂的發炎,常見的狀況有皮膚紅、體表熱、區塊腫、感覺痛;而慢性期則是急性期過後的統稱,有時候會在急性期與慢性期中間加入亞急性期當作過渡階段。慢性期的狀況依照每個人的體質、活動狀況不同,會產生各種不一樣的狀況,比如說有人會產生軟組織沾黏,有人會出現錯誤的動作代償模式,有些人的患處部痠痛了,卻轉移到別的肌肉關節......這時候就需要治療師仔細評估狀況,才能針對問題做有效的治療。

在急性期,組織因為受到傷害(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為了加速代謝掉有害物質以及組織修復,開始啟動發炎反應:受傷局部的血管擴張,血流量會增加,外觀皮膚看起來呈現紅色(皮膚紅),受傷局部溫度上升(體表熱);血流量會增加,帶來大量白血球與血小板,經過一連串生理反應後,組織液滲出,堆積在受傷區域附近,造成受傷的區域腫脹,而且觸摸的感覺是軟軟的水漾感(區塊腫);而腫脹的區域壓迫到末梢神經,產生疼痛的感覺(感覺痛)

這樣講可能還是很難想像,這樣比喻好了:假設高速公路上出了很嚴重的連環車禍(組織受傷),大量的警車、救護車、拖吊車進入車禍現場(血流量大增),警察調查事發現場,救護人員搶救受傷民眾,拖吊車把損毀車輛移走,每個人員專心負責該做的事(發炎生理反應)。搶救過程中,導致原本正常的車流量開始回堵(區塊腫),回堵的車流量造成用路人只能龜速前進,心情開始變的不舒服(感覺痛)

在急性期為了降低發炎反應造成的不舒服,出現了受傷初期的標準作業流程:PRICE

PRICE5個動作的縮寫,分別是保護(PProtect)休息 (RRest)冰敷 (IIce)壓迫 (CCompression)抬高 (EElevation)。保護跟休息很清楚明白,但是為什麼要冰敷、壓迫、抬高呢?

冰敷可以讓擴張的血管收縮,降低血流量,並且緩解疼痛的感覺。壓迫患部會讓局部壓力增加,緩解內部組織液的滲出,減少腫脹的情況。抬高患側可以促進血液回流,減少患部的血流量。

這套急性傷害後的處理很常用在運動傷害上,而除了運動傷害外,舉凡工作、家事、雜務做到一半,發覺某個關節或是部位會痠痛不舒服,而且還有紅腫發熱的現象,都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方法緩解疼痛。如果放任傷害持續下去而沒有處理,經過時間的累進,往往會造成更嚴重的慢性傷害,並且在年老力衰的中老年期開始業力引爆。


下一次聊聊,當我們邁入中老年時,我們的身體有會產生什麼變化,這些變化又會造成日常生活上的問題。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花甲少年轉大人


這一篇不是要講戲劇花甲少年轉大人,而是延續前一篇的孩童發展,聊聊青春期的體適能XDD

小孩子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一直到中學時期,正在為成年做準備。這時候我們稱為青春期,除了第二性徵的出現,更重要的還有體適能之間的變化。這時候的體適能基礎,將為以後青壯年以及中老年後的健康和活動體力的本錢。

一般提到體適能,大家想到的,不外乎以前在學校體育課測試過的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立定跳遠還有800~1600的操場跑走。
其實上面講的內容是傳統體適能所強調的柔軟度、肌力、爆發力以及心肺耐力。現在的健康體適能則加入了身體型態的因素,除了外在的動作表現之外,也評估本身的身體狀況。藉由內在自身狀況跟外在動作表現,更能仔細檢視身體的真實狀況。

身體型態除了主觀視覺的高矮胖瘦之外,還包括客觀數據的:身體質量指數、身體組成、體脂肪分布、身體的代謝調節等等。而我們平時可以隨時估算的項目就是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計算方式為體重/(公尺身高)*2,比如說一位172公分高,58公斤的國一學生,他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為:58/1.722=19.6
青少年的身體在發育階段,身高抽長,體重變重,因此BMI的標準也跟成年人不一樣,國民健康署有提供18歲以下的BMI建議範圍,可以用來檢視是否落在標準範圍內。
BMI雖然包含了身高跟體重兩項數值,但是卻跟體重有較為密切的關係,是一項較為客觀的數據去衡量身體是否過輕或過重,並且進一步評估是否有代謝上的問題。比如說BMI過輕的孩子,除了評估身材的體態外,也會考慮營養是否均衡,骨頭密度是否不足,或是肌肉量是否不夠,甚至是否消化系統有問題。

心肺功能除了外在800~1600跑走的秒數成績外,還包含肺臟的呼吸功能、心血管的脈搏、血壓。很多人常常以為定期量血壓是中老年人才要做的事情,其實青壯年開始就應該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因為影響血壓的因素就有心臟收縮狀態、心跳、血管阻力......等等。因此若是心臟有問題、心跳不規律、血管開始阻塞……等問題造成血壓過高、過低,及早發現才可以及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柔軟度反應身體的延展性,包含了關節活動度、肌肉筋膜的延展性。柔軟度好的人,除了動作功能性比較好外,在遇到突發的外力時,擁有緩衝的空間越多,可以避免更嚴重的傷害。但是肌肉伸展跟關節活動都有極限性,不是每個人都像海賊王的魯夫,擁有橡膠身體可以無限延伸的能力,過多的活動度其實是用穩定度交換來的。比如說一些舞者,他們可以輕鬆做出下腰、劈腿等高難度動作,但是表現極致力與美的身體藝術的同時,也容易發生下背痛、髖、膝關節等疼痛或是關節脫臼等排列問題。


青春期是轉大人很重要的一個時期,體適能的變化,可以間接或直接評估青少年轉大人的狀況,之後的文章會聊聊從物理治療的觀點,各個體適能的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一個遊戲概念搞懂孩童的動作發展: 積木的堆疊



這裡的孩童期是指剛出生一直到學齡時期的小孩。以前的觀點認為,孩童期的孩子除非有先天性疾病、生產過程中有不可預期突發事件、出生後不明原因的病徵發作,這些人力難以預期控制所造成生理上或是身體結構上的異常。不然這時期的小朋友,多數都會順利的發展出該有的認知、動作、語言能力。但在這十幾年下來,時代以及家庭型態的改變,學術界及臨床治療慢慢也開始把家庭功能、小孩所處環境納入可能影響小孩發展的因素。

小孩子剛出生,本身具有的動作能力是較為原始的反射動作,比如說小朋友用他的小手握住爸媽的手指頭,這是抓握反射;或是放個奶嘴在小朋友嘴邊,就開始嘟嘴吮吸,稱為吮吸吞嚥反射。這些反射動作會慢慢的在6個月內被逐漸整合成更成熟的動作反應。而這些動作反應回饋刺激小朋友發展出翻身滾動、側躺仰臥......等大肢體活動。之後把身體撐起來,準備開始坐穩、爬行然後站起來準備走路。

小孩學會兩隻腳站立後,會開始增加兩隻腳的力氣,並且嘗試利用兩隻腳做不一樣的動作型態。舉凡像是有節律的走路、速度稍快的小跑步、克服重力影響的上坡,控制動作穩定的下坡,兩隻腳爆發力的跳躍以及身體不會跌倒的上下樓梯......這些動作都是小朋友開始嘗試兩隻腳的動作,並且大概在3歲時這些動作發展成熟。

3歲之後的小朋友動作發展開始往協調的方向發展。所謂協調,就是在同時間可以做出兩種或更多的不同動作,而且不會互相干擾。比如說單腳跳,結合了單腳站立平衡以及跳躍的能力所發展的新動作;又像是開合跳,同一時間要做出雙手擺動+雙腳跳躍+雙腳開合,3種不同的動作。這些協調性的動作,小朋友玩得越多,動作經驗就越多,控制以及模仿的能力也越強,這些控制與模仿的能力一方面影響到更高階的精細動作和語言發音控制,另一方面則是和小朋友跟同儕之間社會互動有所相關。

綜觀發展過程,小朋友的能力發展猶如積木堆疊一樣,底層的能力是為準備更高階段的發展,一層一層的堆疊上去,直到完整的認知、語言、動作發展成熟。小朋友自然發展的過程一直到學齡時期才算成熟完成,因此這段時間,除了小孩子的能力本身以外,家庭功能的支持,身處環境的刺激、同儕互動的過程也彼此交互影響著,或是強化或是削弱小朋友本身動作表現,而小朋友的動作表現連帶也反饋到跟其他大人和小朋友的互動相處上。

學齡期的小朋友,這些能力的具備,在經過幾年的學習和模仿之後,即將帶領他們進入青春期,為之後轉大人做準備。



下一篇就要介紹青春期的青少年,如何轉大人!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科普物理治療,生活更美好!

大家好,我是F.S Hsu,是一名物理治療師。希望藉由國中生就能了解的說明解釋,讓大家知道如何更健康的生活。

生、老、病、死,誰都躲不掉,醫學一直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為了生存,醫學各個專科研究越來越精深,但是專業的深度,好像一道高牆,慢慢把一般民眾給隔離開來。從此,醫學就像一座巨塔般,外人想要進去,跨不過那道高門檻;裡面的人想出來,卻也難以到地上。再加上我們的教育制度對於日常的醫學常識並沒有著墨許多,導致我們不懂該如何保持身體的健康,對於看到瘋傳的偏方或是廣告就信以為真。


物理治療在醫學領域中,算非常貼近生活,舉凡嬰孩出生的動作發展、青少年的發育、青壯年的運動健身、中老年人的活動照護,物理治療都能介入幫忙。我寫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把物理治療的內容,用大家國中程度就能理解的文字或圖像,藉由生活中的例子,運用這些知識,促進身體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是我在臨床治療的經驗歸納、反思。


預計每周六晚上定期解鎖一篇文章,並且不定期分享醫療相關消息。文章以年齡層做區分,孩童、青少年、青壯年、中老年,面對這樣不同的族群,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又該如何才能讓自己更健康。也歡迎大家有任何想知道的問題,留言在下面,我有空就可以整理並撰寫相關文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