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轉職前要先懂的人生規劃---心得筆記

面對轉職,一般人直覺想到的是新舊工作之間的薪水差異、產業前景、上班氣氛、工作內容,藉由比較感性的我覺得來做是否轉職的決定。但是這樣考慮的重點往往不夠全面,常常陷入"我才剛換工作沒多久,可是我又不喜歡這項工作了,我應該再轉職嗎?”這樣的迴圈裏面。

Lynn提出從環境、自己、公司組織3大元素思考,著眼每一個元素的性質,並分析這3項元素互相的作用,會對自己的職涯產生什麼變化?

首先了解現在職涯環境跟以往父執輩的職涯環境有了改變:從垂直上升變成橫向擴充;職涯核心從組織產品改為個人平台;成長動能從組織要我做換成自己主動做;工作價值從就業保證轉換為成就發揮;最後成功的評價從專業能力經驗變成資源整合。

接下來詢問自己內心幾個哲學性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要找出自己的盲點,同時也是面試官面試問題的核心,像是:
1.      當初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
2.      現在為什麼又想換工作?
3.      這些原因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4.      有可能透過其他方式改變嗎?
5.      如果可以,你想換到什麼樣的工作?
6.      為什麼這對你很重要?

從上面兩項操作中,知道職涯環境的變化以及自己的定位之後,就會開始思考:從我現在的位置到我預想的目標之間,我的職涯方向有沒有錯?會不會我方向對了,但是路徑走錯呢?

Lynn提供了一份職涯地圖,從這份地圖中,粗分成3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目標任務要達成。確定自己位置在哪邊,對於每階段的職涯設定才會比較正確,實際上去努力也比較不會有挫折感。
比如說我正處在生存這階段,經濟安定、找一個能力、大量學習、複製經驗應該是我的階段職涯目標,可是假如我直接越級打怪,想要追求人生意義,手上卻沒有可以帶走的專業,且沒有可以跟別人互相交換合作的資源時,就容易對職涯會非常挫折,陷入職涯撞牆期、為什麼都沒人要用我......這樣負面情緒的籠罩,籠罩越久,更容易迷失目標方向,就會越難站起來。

了解環境跟自己後,公司組織跟我的人格特質、職涯環境有沒有相衝突或是相輔成的地方?這時就要問問自己:
1.      公司主要在做什麼?競爭者是誰?
2.      公司組織分工如何?所在部門立場如何?
3.      公司近期碰到的挑戰為何?產業有什麼變化?
4.      接觸的合作客戶、供應商有哪些?
5.      主管的背景、領導風格、喜愛溝通方式為何?
6.      那些總被肯定的同事與自己的差異為何?

這些問題來分析目前組織跟跳槽組織的差異非常好用,如果這些問題新舊公司都差不多,或許該改變的應該不是公司;倘若差異頗大,那新公司的特色,是否跟職涯環境屬性相剋?我進去這公司,經驗能力是+9還是會扣分?藉由這樣的討論,才算對「是否轉職」有了初步評估。

以上是否轉職的大方向都考慮過後,就回到一開始大家考慮的幾個細節面向:薪資待遇、成長空間、公司規模、團隊氣氛、任職時間。

薪資待遇:跳槽公司的市場收益能夠永續的給予承諾的薪酬嗎?跳槽過去後,能力的溢價空間會成長嗎?還是持平甚至會崩落?

成長空間:跳槽公司的任務專案增加自己的經驗,技能的延續?還是成為培訓的一顆棋子?有沒有自行培養技能經驗的可能?

公司規模:成為大型組織的螺絲釘,重複例行性勞動?還是能夠使用公司組織的資源銜接外面世界?進入中小型組織能力發揮,決策擔責,累積經驗?

團隊氣氛:自己的經驗偏見、同事衝突解決、主管溝通方式,公司組織文化……是否成為正向的成長氛圍?

任職時間:具備核心能力三年(注意不是年資三年喔XDD)?已經達成階段性成就?

如果以上問題通通考慮清楚,但是卻一直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職務時,除了標準的求職模式外,可以嘗試工作版路途迷失的問路:平常就可以詢問相關產業朋友、從業人員、廠商,只要夠積極,這些朋友不見得一定讓你找到職缺,但是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相關資訊,而且多次曝光在招募人員的耳目中,讓職缺主動找到你;假如一直轉職失敗呢,Lynn講得非常一針見血:想太多沒有用,具備選擇權才有用,讓自己養成可遷移的能力,建立自我認同,能跟別人交流合作才是最關鍵的地方;倘若成功轉職到新職務,Lynn也提醒說:短期跳槽成功=/=長期職涯的成功。因為在工作中,太多因素會使我們迷失方向,請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走在對的路徑上面。

最後Lynn要我們常常思考這些問題做總結,我究竟是誰?我擅長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快速累積經驗?我擅長在什麼地方發揮?我要用什麼與這個世界互動?我最終想成為什麼?


物理治療算是剛需產業,對比科技業來說,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相對也沒什麼前景挑戰可言。人生的道路中,無法肯定自己會不會轉職離開物理治療,但是感謝Lynn的分享,讓我提醒自己,往後職涯路上要一直問自己"為什麼"這類哲學性問題,盡量避免詢問"怎麼做技術性問題。找出事情本質,才不會讓自己迷失在繁雜的細節上。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磁場治療改善體質!?真正的磁場治療沒有你想得那麼玄!

大家通常都聽過有人或廣告對自己這麼說:「你的磁場不好喔!」,接下來就會有人拿出一塊石頭跟你推薦:「這塊石頭是某某師父開示過/某某公司特殊設計過,帶在身上可以改變你的磁場,改善你的體質喔!」;不然就是廣告強打:「最新科技專利磁療石,x國科技研發,有效改善體質。……」;或者有人更有創意,直接文具店買塊磁鐵,放在皮膚上,想說靠磁場磁力把負能量給吸走……

我曾經問過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我聽到是說地球是個大磁場,人體是個中磁場,那買個磁石、磁鐵(或有磁性的東西)放在局部成為小磁場,因為位置夠近,所以無形磁能量越強,久了就能改變人體的中磁場。這段話在婆婆媽媽阿公阿桑耳裡,聽起來好像真有道理餒,那麼醫學上有人在用磁場做治療嗎?

物理治療中,有一項技術就叫做磁場治療!不過物理治療講的磁場不是玄妙且富有哲學的人體磁場,而是物理學中所定義的磁場。我們在國中的理化課有學過:電流會產生磁場,而磁場的變化也會產生電流。利用這兩句話,就是磁場治療的原理所在。

身體裡充滿各式離子與電訊號,比如血液帶有二價鐵(Fe2+)、細胞本身有離子電荷(Na+-K+ Pump)、神經組織有電訊號脈衝,因此磁場醫療儀器產生間歇性磁場變化,產生電流經過目標組織;或是機器內部電流的變化,直接對人體組織輸出一個外來磁場。這個外來磁場穿透組織、細胞,對細胞內外離子和膠原蛋白產生影響。目前對於磁場作用於人體產生的生理變化有三種推論,分別是1.細胞電位的改變、2.細胞離子的改變、3.局部循環的變化。

1.      細胞電位的改變
正常的細胞它的內部跟外面因為離子的不同,會有90微伏特的電位差。如果是受傷在發炎的狀態,細胞電位差會升高到120微伏特,而退化性的細胞電位差則降低到30微伏特。此時外加一個磁場變化,對組織細胞產生電位正常化的作用。
2.      細胞離子的改變
對組織細胞施加磁場變化,造成細胞離子通透性的改變,促使離子交換速度加快。
3.      局部循環的變化
增加細胞對於氧氣的利用,進一步改善細胞內代謝以及能量的使用。目前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有細胞內能量(ATP)的增加、去極化能力改善以及氧分壓的增加。組織的表現則是血管的再生、血液供給增加。

現在有臨床實證過的磁場治療主流是脈衝式磁場治療(Pulsating Magnetic Therapy),物理治療師臨床在使用磁場治療時,將治療部位放在變動的磁場中,藉由上面提到磁場變化產生的生理效應,用來消除腫脹、減輕疼痛、放鬆僵硬軟組織,並且促進受傷組織再生癒合。甚至有些利用磁波刺激特定腦區,誘發周邊肢體產生動作反應。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究竟隨身攜帶一塊擁有磁性的石頭、金屬,對於身體有沒有幫助?或許,這種沒有磁場變化的磁性物質,所產生的心理慰藉,才是讓生理的不適減緩的主要原因吧!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從日劇「空中急診英雄3」看到的物理治療豆知識(下)

3.      霍夫曼反射(Hoffmann reflex)
這反射沒有特殊劇情,不過在劇中出現幾次醫師用來測試病人的神經狀況。會看到醫師摳弄病人中指指甲,並且觀察病人大拇指的反應是什麼。正常人來說不會有反應,但是像劇裡面脊髓損傷的廚師男,就會發現他的大拇指會跟著跳動,代表上運動神經元出現問題。

神經系統包括上運動神經元跟下運動神經元,這邊的上下不是講位置的上下關係,而是看是屬於中樞的大腦皮質、脊髓就是上運動神經元,周圍神經(例如:正中神經、坐骨神經) 就是下運動神經元。

之前有說到大腦就像電腦的主機,負責接收訊息、處理訊息與輸出指令;脊髓則是周邊用品連接到主機的線路;而週邊神經,則像是滑鼠喇叭內部的線路連結。

如果上運動神經元受到損傷,使得原本該被控制好好的張力、姿勢、動作發生異常,就很容易誘發出應該被抑制掉的病理反射,霍夫曼反射就是其中一種。至於下運動神經元受傷,則該條神經支配的肌肉會無法接收大腦下達的動作指令,會有動作無力或是做不出來、肌肉萎縮的現象產生。

4.      心臟移植
長官醫師男的兒子因為心臟病,只能依靠心臟移植來解決。除了心臟器捐可遇不可求以外,心臟移植成功後,往後的免疫系統跟功能性訓練對於患者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

心臟因為病變而失去循環功能,且使用藥物沒有顯著效果時,心臟移植成為活命的唯一辦法。但是因為符合器官捐贈標準的器官太少,不可能今天確定要心臟移植,隔天或隔週就能進行手術,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期。因此移植手術前的心臟功能維持就變得十分重要,此時就會使用機械性循環輔助裝置來替代原來的心臟功能。

一般來說,機械性循環輔助裝置有分為短期跟長期。短期通常用在急性心臟衰竭,並且預期可以在短期內恢復心臟功能的病人上,像是大名鼎鼎的葉克膜(體外膜性加氧機,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ECMO)就是其中一種短期性的循環輔助。而長期性的循環輔助,就常用於等待心臟移植的病人作為過渡期使用。第一集劇中有拍到長官男兒子身上一個紅色圓頭,圓頭旁邊還有接2根白色管子,就屬於長期性的循環輔助器。

不論短期還是長期的循環輔助裝置,因為都會經過許多通道體外的管路,把血液帶進機器裡,所以感染的風險會增加;再來,因為要避免血液凝固產生血栓或栓塞,所以服用抗凝血劑成為必要條件,但相對的,一但有出血狀況發生,也容易造成止血不容易而死亡的狀況。因此在等待心臟移植的漫長時間,有一丁點疏失就有可能導致死亡的危險,可以看到劇中長官男的兒子活動範圍只限病房,或是坐輪椅到病房附近看煙火、看其他小朋友玩水,在生活活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這也容易導致病人的情緒壓力爆表。

但是成功等到移植心臟,做完移植手術後就沒事了嗎?
當然沒有!!!

移植就是拿別人的器官取代自己的器官,就還是個外來物。但是偏偏自己的免疫系統特別仇外,只要是外來物進入身體,就算他是來延續生命,仍然會想要消滅掉對方,所以器官排斥反應往往成為移植後的第一個大問題。為了評估排斥反應的狀況,患者術後得密集接受切片檢查,如果情況良好,檢查頻率才會從每週一次檢查慢慢降到每2~3個月檢查一次。

除了檢查之外,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降低自身免疫力,成為降低排斥反應無可避免的辦法,這也就意味著病人發生感染的風險提高,所以健康、正常免疫功能普通人沒在當一回事的肺部感染、皮膚感染、血液感染往往成為奪走移植病人生命的兇手。

如果病人術後狀況穩定,可以開始訓練心肺功能並嘗試生活上必須的活動,活動中的生理變化也跟一般人不太一樣。首先,

移植的心臟沒有神經支配!
移植的心臟沒有神經支配!
移植的心臟沒有神經支配!

這表示原本由神經主要調控的心跳速率、心搏量的變化調節只能依靠電解質的改變、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代謝循環做控制;若是運動量過度,也不會有心絞痛作為警示的生理現象,所以心臟移植後病人的運動處方所訂定的強度不會以心跳作為基準,而是以自覺用力係數當作參考指標(可以參考:
新招---學會設定運動強度,從耍廢系肥宅升級陽光系男孩)


以上是我在看「空中急救英雄3」當中出現的醫療劇情,也跟物理治療相關的簡單知識。從追劇的過程中,看到課本有教,平常臨床案例難以遇到的情境,透過編劇跟演員的詮釋,重溫以前在教室學習過的知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最後觀後心得:這一季中,新垣結衣短髮馬尾很正,山下智久很帥。XDD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從日劇「空中急診英雄3」看到的物理治療豆知識(上)

最近追日劇空中急診英雄3(Cold blue 3),描述急診醫師藉由直升機快速往返病災現場,第一線緊急處理與後送醫院急救的故事。有些急救回來的病人,往往會殘存受傷留下的後遺症,並且接受後續的復健療程。當中就有一些物理治療會接觸到的案例,利用這齣日劇跟大家聊一下這些跟物理治療相關案例的醫療豆知識。

1.      意向性震顫(intention tremor)
擁有鋼琴天分的鋼琴女因為小腦產生腫瘤威脅到生命,於是讓天才醫師男動手術切除腦瘤。但是切除腦瘤保住生命後,卻留下手抖的後遺症,於是為了再次彈琴,開始手指功能訓練的復健療程。
 ==============================
講到小腦,大家都知道是負責我們的平衡能力,但其實平衡只是小腦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已,比較廣泛的說法是,比較與矯正動作錯誤的機制。

舉例來說,大腦產生「伸右手去彈鋼琴左邊數來第10個白鍵」這個動作指令,要讓右手手臂跟手指執行。這時小腦會接收大腦給予的指令,同時間,我們肩膀、手肘、手腕、手指的肌肉出力(張力控制),看到手臂手指接近左邊第10白鍵(視覺),摸到白鍵(觸覺),彈下去(運動覺)......等,每一個感覺受器把身體從事指令活動的感覺回傳給小腦,小腦統整大腦與肢體回饋兩邊的資訊後,做出姿勢、平衡、力量的協調修正,產生流暢的動作表現,而不會像是機器人一截一截的做完分解動作。

可以想像一下,小腦就像是一位團隊內圓滑的和事佬,這邊講一下,那邊喬一下,最後大家順利的把工作完成。一旦小腦這位和事佬有損傷,容易造成身體各個部位獨立行事,外觀動作看起來就會卡卡、不協調。

劇中,鋼琴女雙手出現意向性震顫就是小腦損傷後所呈現出來的症狀之一,因為各個肌肉群的交替收縮所產生的震動動作,當肢體接近想靠近的目標或是動作速度加快時,震顫就會增強;若是肢體處於休息狀態,則震顫就會減少或是消失。

2.      脊髓損傷
因為釣魚而跌倒的廚師男,傷到脊髓造成頸椎脊髓損傷,醫生們從影像檢查診斷為中央脊髓損傷。雖然可以行走,但是上肢手的力量無法隨自己的意識自由活動,為了重新站上料理台,開始接受復健療程。
============================== 
脊髓損傷在神經物理治療的案例中,算是腦中風以外,出現頻率頗高的疾病。脊髓藏在我們的脊椎骨中間,受到骨頭以及周圍韌帶與肌肉的保護,通常會因為受到強大的外力撞擊(車禍、墜落),或是感染而造成損傷。

脊髓負責大腦與身體各部位的聯絡,包含感覺的回饋以及動作的表現。把人跟電腦想像在一起,大腦就像電腦的主機,負責接收訊息、處理訊息與輸出指令;身體各部位就像螢幕、滑鼠、鍵盤、喇叭等周邊用品;脊髓則是周邊用品連接到主機的線路。

一旦線路損傷,就算主機跟周邊是新品,也很難有順暢的使用經驗。同樣的,脊髓受到傷害,造成感覺跟動作訊息的截斷,就會出現感覺異常、麻木、動作無力、癱瘓等狀況。

脊髓包含了感覺上傳路徑以及動作下達路徑,更要命的是,不同的動作、感覺,它們行走的路徑也不相同(,比如說觸覺、壓覺走前側脊髓丘腦徑;本體覺走脊髓小腦徑;動作有皮質脊髓徑;姿勢張力跟紅核脊髓徑相關)。這些不同的路徑固然帶給我們學習上的困擾,相對在臨床上卻給我們不同的症狀現象去確認問題的所在。


像是劇中廚師男因為傷到脊髓中央位置,症狀表現出現上肢功能恢復不佳,但是下肢動作功能比較好,所以後面的戲份中發現廚師男可以走路,把手舉起卻十分吃力,也就非常合理。

                                                                                              (待續)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茫茫海中容易暈船,你可以試試這幾招!

先來一張圖,表達對雙十連假的心情吧XDD
祝大家雙十連假快樂,有空出來走走啊!
上周趁著旺季尾巴,搭船到蘭嶼放空一個禮拜。同行的夥伴預計要搭飛機到蘭嶼跟我會和,但是因為一些因素沒有搭到飛機而改搭客船。結果我到港口找他們的時候,一位夥伴躺在涼亭上,臉色發白,不想多說一句話。另外一位夥伴說他上前剛吃了暈船藥,但是在船上還是暈船狂吐,到現在還是有乘船搖晃的感覺。

暈船或是暈車常常出現在旅行途中,台灣又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再加上中央崇山峻嶺的高山,想要到外離島或是比較清幽的世外桃源環境放鬆生活,經過乘風破浪或是九彎十八拐的路途中,有些人就得先面臨暈車暈船的考驗,而且避暈藥還不一定對每種人都有效(剛剛講的我朋友就是一個例子),究竟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甚至是避免暈船暈車的情況呢?

暈車暈船比較學術的說法是動作噁心(Motion Sickness),這是一種正常的感覺,但是某些人會因此衰弱。根據物理治療師歐撒畢恩(O'Sullivan)在他的著作復健醫學評量與治療(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簡盟月譯者群翻譯,2008),提到動作噁心的原因來自於感覺衝突理論(Sensory conflict theory),也就是3種感覺輸入: 視覺、本體感覺、前庭感覺,所儲存的神經模式跟腦部期待的辨識不一樣,結果產生出臉色蒼白、噁心、嘔吐、出汗、動作敏感……等生理現象。

3種感覺中,視覺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本體感覺跟前庭感覺又是什麼呢?

本體感覺是內在回饋的感覺系統,用來察覺身體肌肉、骨骼、關節處在什麼樣的姿勢和位置。舉例來說,你看到有人做出這樣的姿勢
(取自google圖片搜尋)
你問說:你在做什麼?對方看著你眼睛,頭也不回地說出:我把腳往後伸直,跟我的身體平行成為一直線。像這樣明明沒看到自己的姿勢,卻能精準說出每個肢體的位置,就是本體感覺的功能。

前庭感覺也是一種內在回饋,位於頭顱兩側的耳朵內部,接受感覺的部位分別是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SCC)*1以及耳石器官(otolith organs)*2,可以感知空間資訊,穩定頭部動作,維持姿勢

原則上,前庭感覺回傳頭部的空間位置資訊到大腦後,搭配上視覺以及本體感覺的訊號,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身體現在所處的位置與環境;但要是三種訊息傳到腦中,與大腦判定是互相衝突矛盾的資訊,就會啟動生理反應,提醒我們現在處於異常狀態,常見引發的生理狀況如暈眩、嘔吐等狀況,就是所謂的感覺衝突,造成的動作噁心現象。

比如說在風浪大的船上,眼睛看的景色是正立不歪斜,身體感覺跟船上上下下搖晃,頭跟著風浪襲來左右擺動,大腦的認知判讀跟不上瞬間多變化的感覺資訊,定位開始有些混亂,有些人在這樣的生理反應中會開始暈船,覺得暈眩噁心不舒服。

解決的方法要靠認知行為療法慢慢修正感覺衝突,但要是已經處在九彎十八拐的山路巴士,或是波濤洶湧的海運客船時,有沒有應急的辦法呢?

我的假設是,如果因為3種的感覺資訊互相衝突,導致大腦產生混亂而引發噁心嘔吐,那麼降低或減少感覺的輸入,會不會就沒有衝突了呢?這項假設沒有經過實證研究,但是到目前為止我的經驗是蠻有用的。

幾年前從嘉義搭船去澎湖,第一次接觸到航向大海的客船,興奮的在甲板上,倚靠欄杆,睜開雙眼欣賞著海天一色,結果幾十分鐘後就在廁所吐得嫑嫑的。後來知道感覺衝突理論後,每次上船()開始感覺到胃部有種懸空感後,立馬
1.      閉上眼睛,減少視覺上我在搖晃的感覺;
2.      再來把頭靠在座位與窗戶(或隔壁座位)的夾角中,藉由接近90o的夾角把我的頭有穩定的支撐,讓我耳內的半官管與耳石不會船或車上下左右的搖晃產生大幅度的位移訊號。

就這樣,我靠著關閉視覺,降低前庭感覺的方法,至少現在去小琉球、馬祖離島群、蘭嶼都沒有暈船嘔吐過,對於會暈車暈船的朋友來說,除了避暈藥*3之外,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


*附註:
*1:
半規管獨特倆倆相互垂直的前後、上下、左右,3軸立體構造,半規管內充滿了像頭髮一樣的毛細胞(hair cell)以及流水狀的內淋巴液(endolymph)。內淋巴液可以自由地在這3軸的管內流動,當頭部作不同角度與方向的旋轉活動時,內淋巴液因為重力的關係開始流動,刺激毛細胞彎曲,再把刺激訊號傳到腦中,認知到頭部在空間的位置與狀態。

*2:
耳石包含球囊(saccule)與橢圓囊(utricle),對直線加速有反應。可以隨著頭部做直線運動而產生慣性位移,刺激毛細胞彎曲,產生刺激訊號到大腦。

*3:
避暈藥原理基本上是抑制中樞神經的嘔吐反應,或是影響內耳的前庭神經。(感謝藥師朋友專業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