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小病別拖大病


忙完新年期間大拜拜式的家族團聚後,小生在年初四回到醫院上工。小生是一名物理治療師,在醫院除了熱電療儀器以外,也會做徒手治療病人受傷的關節和軟組織,甚至是分析對方的動作型態,找出問題點。除了成人族群以外,小生也會接觸兒童早期療育,針對嬰幼兒的發展問題做復健。

「賴~

還沒等到預約的病人,手機倒是先響了起來,上頭顯示是許久不見的朋友-小妤。

「小生,問你喔,我的手腱鞘囊腫該怎麼辦?寫字一直很不舒服。」

(圖片來源: Google圖片搜尋)
小生看著這樣短短的一行字,腦袋浮現好幾種狀況跟相對應的評估跟治療方法,當他要把這些內容打字出去時,突然聽到外面病人進來的聲音。小生只好隨手拍一張自己手腕、手掌、手指的照片,傳了過去,並問了一句「哪個關節位置?」就關掉螢幕,準備開工。

===================================

當小生再次打開訊息時,已經晚上了。

小妤傳來的訊息也沒有多說什麼,傳了一張手掌照片,跟一句簡短說明:「在手腕上。」

小生看著照片手腕大拇指側一顆明顯的包,但不確定是骨頭突出處還是腱鞘囊腫,於是試探性地給了止痛的居家建議:「疼痛發作就休息加冰敷,平常戴護腕保護。」最後再詢問一句:「照片中手腕突起來的地方是骨頭嗎?

小妤很快回話說:
「不是欸,那不是骨頭,那就是腱鞘囊腫啊!」

小生心想著果然是最糟糕的情況,於是趕緊回覆說:「那你有給醫生看過嗎,評估要不要打針抽出來呢?

小妤遲了幾分鐘,回道:
「有喔,已經給醫生看過,而且一個月前才抽過。現在又長回來了…….

小生稍微整理一下思緒,接連回覆:
「既然已經腫那麼大,而且又會影響到你寫字,換作是我的話,我會請醫師評估看要不要再抽一次或直接手術處理掉。」

「處理完消腫後,平常會帶護腕來加強保護。」

「再來大幅度讓手指頭、手腕減少使用頻率,不要太長時間使用鍵盤滑鼠。如果覺得不舒服就立刻休息。」

「最後最後,訓練手肘附近的肌肉,讓他們強壯一些,這樣手腕附近肌腱的被拉扯的張力才不會太大。

小妤看了這幾則訊息後,過了幾分鐘,才詢問小生::
「可是我要做3D圖案就是要一直敲鍵盤按滑鼠啊,無法休息啊!

小生看了這句話,也覺得無奈。

臨床上許多肌肉骨頭疼痛的病人,最需要的就是長時間的休養期。
但是因為工作環境的不允許,他們常常只來復健做熱敷牽引電療,讓不舒服的感覺減輕後,回頭又開始操勞自己的身體,隔天再來復健。
這樣惡性循環每天每天的重複,等到情況惡化到非得動大手術解決時,他們才能有正當的理由,暫時離開操勞的職場環境來休養身體。

小生回覆道:
「消極的做法,帶護腕保護,規定自己用電腦一段時間後一定要離開一下子,舒緩手部的疲勞跟壓力。退一萬步,如果工作不能停,但是又開始不舒服時,一定得要停止工作,並且冰敷讓發炎降下來。」

小妤貼了貼圖,繼續寫說:
「謝謝你啦,小生。我會再找醫師討論看看,而且我不久就要出國念書了,找個時間見面聊一下吧!

小生貼了一張「OK」跟「祝順風」的貼圖後,又接到另一則訊息。

是阿嘉!

阿嘉又要再跟女神見面,而且女神還指名要小生一起去!



Note:
1.      肌肉骨骼疼痛問題,都需要時間來調養。
2.      如果沒有時間可以調養,平常保護措施就要做好。
3.      拖到動大手術解決的時期,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來恢復到受傷前的狀態。

2018年2月17日 星期六

迴避年節親戚長輩問題,用小小孩轉移注意力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搜尋)


在除夕前幾天指導朋友阿嘉改變姿態跟女神約會後,緊接著還要忙碌年節的事情。既然阿嘉沒有主動講到約會完之後的發展,小生也沒有時間詢問阿嘉約會完的後續,就把這件事情擱在一旁。

經過一兩天的年節準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親戚見面大會,像小生這樣的晚輩又不會免俗地被問到一些有的沒有的問題,比如說:在做什麼啊?一個月賺多少啊?有沒有對象啊?往年認真回答,長輩除了應聲以外,也給不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隨便唬弄過去,又要被說沒禮貌。這讓小生對這種家庭聚會非常頭痛。

小生是一名物理治療師,在醫院除了熱電療儀器以外,也會做徒手治療病人受傷的關節和軟組織,甚至是分析對方的動作型態,找出問題點。除了成人族群以外,小生也會接觸兒童早期療育,針對嬰幼兒的發展問題做復健。今年小生決定用專業把長輩的注意力給移開。

小生觀察了一下其他親戚的兒孫輩後,就有一位長輩A朝小生走過來。果不其然,長輩A一看到小生,立刻進行第一波問候:

「欸!這不是小生嗎?今年在做什麼啊?

「哈哈,還好,跟以前做的事情差不多。」
小生順利擋下第一波問候。

趁著長輩A的嘴巴還沒有打開,小生趕緊指著一旁娃娃車的小孩說:
「哇!好可愛的小孩,他應該45個月大了吧?

這一句問話出去,坐在娃娃車不遠的另一位親戚B就接著小生的話,得意的說:
「對不對,可愛吧。這是我的孫子,平常孩子的爸爸媽媽要上班,都是我在照顧的,你看他的臉蛋像爸爸還媽媽?

這時原本要問小生的長輩A也湊過來探望娃娃車的小小孩,忘記剛剛要問小生的問題。

這時小生心裡想著,剛剛躲過第一波問候,要是這句話說得不好,恐怕還會莫名其妙把其他同輩爸爸媽媽拉進戰場,反而不利自己脫身。

小生心裡這麼想,決定答非所問,並且跟著親戚B對於小小孩的關愛,進行第二波反問:
「原來是我的姪子阿,他現在可以在床上翻過來翻過去,跟你們玩在一起了吧?你們都跟他玩什麼啊?

親戚B更開心了,笑著說:
「小生你很厲害喔!我們都讓他抓我們的手指頭,或是帶他的手跟腳動來動去,他就會很開心看著我們笑,踢著他的腳跟揮舞他的手。現在只是他睡著了,不然他醒來,就會跟你們玩得很開心。」

長輩A也加入話局:
「這樣他也要開始爬了沒啊?

小生看長輩A已經不執著問自己問題,親戚B也關注自己的孫子,趕緊順著兩位的話頭接下去:
「你之後把小小孩抱起來,坐在你盤腿的腳上,讓他習慣坐著跟你玩。坐穩一點後可以拿有燈光,或是有聲音的玩具,稍微放在他手邊遠一點點。小孩會為了拿到玩具,手跟腳就會開始出力活動,學習爬行了。」

不等親戚長輩發話,小生繼續講著:
「差不多10個月大左右,小小孩坐得穩,會爬,就可以把玩具拿高,讓小小孩試著扶爸爸媽媽或床頭站起來;站得穩就可以把玩具拿的高拿得遠,讓小孩扶著你走過去拿玩具囉!明年這時候,小小孩就可以走得很穩給大家看了呢!

親戚B聽到孫子就要會爬會走,而且明年就可以走穩穩給大家看,開心的說:
「對,對,以前XX也是這樣子,先會爬,然後就站起來走路了……

這時長輩A也插話說:
「想想那時候,YY也走的不穩不穩,還要人家扶,現在也已經小學啦……

看到親戚長輩已經忽略自己的存在,沉浸於小小孩成長的歡欣,以及以前小孩的嬰孩模樣,小生不禁鬆了一口氣,慢慢離開喧鬧的廳堂,看著南部久違的藍天白雲青山,深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笑著想說之後面對親戚長輩的問候,也打算用「關心小小孩動作發展」這招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Note:
1.      物理治療師,在醫院除了熱電療儀器以外,也會做徒手治療病人受傷的關節和軟組織,以及運動治療,分析對方的動作型態,找出問題點。除了成人族群以外,也會接觸兒童早期療育,針對嬰幼兒的發展問題做復健。

2.      嬰兒肢體動作發展,3~4月大會自己翻身,6~7個月獨立坐,8~9個月爬行,12個月開始嘗試站立跟走路。

3.      兒童發展進度不會一夕之間學會,而是一段時間的摸索嘗試才逐進熟練學會。所以同樣站立的動作,多數人在12個月發展出來,但有人9個月就會了,有人要15個月才會。

4.      慢啼未必是大隻雞,若是小孩發展遠遠落後同年齡層小孩(例如一歲還不會爬;1歲半還不會走),就要趕緊就醫評估小孩是否發展遲緩。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讓人驚豔的姿態

尾牙表演完抖肩舞之後,阿嘉找了小生出來喝飲料。但是過程中,阿嘉穿著馬球圖案的襯衫,不發一語的滑手機,小生也不打擾阿嘉,自顧自喝著拿鐵,看著周遭來來去去的人們。

小生,是一名物理治療師,在醫院幫病人復健,除了熱電療儀器以外,也會做徒手治療病人受傷的關節和軟組織,教病人做一些運動治療,甚至是分析對方的動作型態,找出問題點。

「欸,你覺得我這樣會不會吸引到她?
阿嘉突然打破沉默,詢問小生。

「蛤?哩供蝦?
小生一臉疑惑,不知道阿嘉在問什麼。

「你看看,這是那天尾牙表演抖肩舞的女生。超正!完全是我的菜!剛好阿惠跟她又有點熟,託阿惠的幫忙,我跟她交換了LineIG。你看她的照片,根本女神哪!
阿嘉興奮地滑著IG,讓小生看看女生的照片。

「是不錯看啦,但是剛剛你問說要吸引什麼?
小生接過阿嘉的手機,瞄了一眼後看著阿嘉。

「當然是我這樣帥氣的樣子哪!阿惠找了我跟那女生,說要2/14一起聚餐,我打算穿著這套襯衫,配上我英挺的身材,你看我這樣應該可以吸引到她吧!
阿嘉開心的站了起來,無視自己正在咖啡店,就在小生眼前,走了一圈咖啡廳,引起店員跟其他顧客的目光。

小生靠在椅背上,喝著拿鐵,好像不認識阿嘉一樣。等到阿嘉回座,其他人的目光收回去之後,小生才問說:「所以聚餐只有你們3位,小源沒有要去嗎?

阿嘉拿回手機,說道:「小源本來就有女朋友,所以他對這女生沒啥興趣。不過他是蠻好奇我會不會跟這女生在一起,他那天也會到場,坐我們的隔壁桌。還是你也一起來好了,你跟小源坐一起,應該蠻適合的。」

「不過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得我這樣給女生的感覺如何呢?
阿嘉既緊張又期待的問著小生。

小生看著阿嘉,問說:「你想聽場面官方話,還是心裡話呢?

「廢話,找你這個麻吉來當然要聽真心話啊!

「那我就不客氣了,沒有朝氣,真。耍廢系肥宅,講完了。」

「齁,這個時候,你還在開什麼玩笑啦,別鬧!

「認真,跟你講,你現在如果拍一張你的全身照,你的樣子就會像柯P一樣」

(截圖自Youtube:生死的智慧)
「像柯P一樣不好嗎?
阿嘉不服氣地問道。

小生接著說下去:「你看柯P的姿態,脖子往前伸,頭向上抬,肩膀往前拱起來,伴隨一點駝背。這種姿勢在物理治療有個名詞,叫做上交叉症候群(Upper cross syndrome),是一位名叫江達(Janda)的姿勢大師提出的概念。」

「我們身體理想上前後側肌肉力氣要差不多,身體才會保持在正中間。一但有一邊肌肉變緊繃而縮短,表示另一側的肌肉相對沒有力氣去抵抗而被拉長。」

「你看看柯P的姿勢:頭向上抬,表示肩膀脖子後側的肌肉變緊縮短;肩膀往前拱起來,是胸肌太緊繃,把肩膀往前拉過去。」

「所以脖子前方的肌肉被拉長,脖子移位到前面;背部的肌肉群也被拉長,外觀看起來有點駝背。如果把緊繃的肌肉排一組,鬆弛的肌肉排一組,就會發現兩兩相連形成一個交叉的情況,所以命名為上交叉症候群。」


(來源:google圖片搜尋: janda's upper crossed syndrome)

「所以這個交叉的情況,跟我要吸引女生注意有什麼關係呢?
阿嘉似懂非懂,一臉茫然的問小生。

「你看上交叉症候群的圖,因為前後的肌肉力氣不平衡,整個頭跟脖子往前跑,因為很重的關係,頭跟脖子會往下掉,但是我們又要眼睛看前面,所以頭會抬高,就形成像柯P這樣的姿勢。」

「上交叉症候群常常出現在中老年人肌肉逐漸無力,或是長時間使用電腦的工作者或追劇者,以及現在常常滑手機的低頭族,這些族群的姿勢儀態都不會給人家有太驚豔的視覺印象。你還是不明白的話,你看看講究姿勢儀態的憲兵跟空姐,跟柯P放在一起,你視覺上第一印象會想跟誰打招呼?

「阿嘉,姿態心理學你可以問問小源,畢竟他是心理系背景,所以你有注意到他在眾人面前都是以身體拉直,臉帶微笑,聲音宏亮的形象出現,只有上次我們集合他家練抖肩舞,在我們熟人朋友面前,他才出現慵懶放鬆的懶人坐姿。」

「哇塞!你這樣講我才想起有這麼一回事欸,小源真的是心機重!那我要怎麼做才能像空少一樣帥氣英挺呢?
阿嘉興奮地追問下去。

「你要有個認知,姿勢大多數是習慣造成的,所以你要改變姿勢,就是要改掉你舊有的不良習慣,是一場長期抗戰。首先,你背部靠著牆壁站著,腳跟、屁股、肩膀、後腦袋都要靠在牆壁上。想像有人拉著你的頭髮往上面吊起來,盡量把身體伸展開來,保持呼吸,等到你有一種全身放鬆或是吸氣量變大的感覺就可以進行第二步。」


(感謝健身男神同事友情支援XD)

「第二步要伸展你的2塊緊繃肌肉群。注意肩膀持平,不要聳肩,兩手往外擴胸,同時深呼吸,把胸大肌伸展開來。


(感謝健身男神同事友情支援XD)

接下來把下巴往脖子靠攏,跟當兵的收下巴一樣,兩眼直視前方,感覺脖子後面緊繃感減少後,即將進入最後一步。」


(感謝健身男神同事友情支援XD)

「把無力的肌肉訓練起來,趴在地上,兩手稍息背在後腰,把胸口抬離地面,注意手稍息的腰不可以跟著起來,若是腰跟著起來,表示你用錯力氣,沒有用背肌。


(感謝健身男神同事友情支援XD)
如果平趴要抵抗整個身體重量覺得困難,在胸口墊枕頭把上半身些微抬高,就不需要這麼費力。」


(感謝健身男神同事友情支援XD)

「基本的步驟,大概是這樣啦!剩一天你就好好練習吧,我等著看你明天的成果嘿。」
小生說完,笑笑看著阿嘉,把剩下的拿鐵一次喝完。





Note:
1.      理想上前後側肌肉力氣要差不多,身體才會保持在正中間。一但有一邊肌肉變緊繃而縮短,表示另一側的肌肉相對沒有力氣去抵抗而被拉長。

2.      脖子往前伸,頭向上抬,肩膀往前拱起來,伴隨一點駝背。這種姿勢在物理治療有個名詞,叫做上交叉症候群(Upper cross syndrome)

3.      姿勢大多數是習慣造成的,所以你要改變姿勢,就是要改掉你舊有的不良習慣,是一場長期抗戰。

4.      改變方法:首先,背部靠著牆壁站著,腳跟、屁股、肩膀、後腦袋都要靠在牆壁上。想像有人拉著你的頭髮往上面吊起來,盡量把身體伸展開來,保持呼吸,等到有一種全身放鬆或是吸氣量變大的感覺就可以進行第二步。

5.      第二步要伸展你的2條緊繃肌肉群。注意肩膀不要聳肩,兩手往外擴胸,同時深呼吸,把胸肌伸展開來;接下來把下巴往脖子靠攏,兩眼直視前方,感覺脖子後面緊繃感減少後進入最後一步。


6.      把無力的肌肉訓練起來:趴在地上,兩手稍息背在後腰,把胸口抬離地面,注意手稍息的腰不可以跟著起來,若是腰跟著起來,表示用錯力氣,沒有用背肌。如果平趴要抵抗整個身體重量覺得困難,在胸口墊枕頭把上半身些微抬高,就不需要這麼費力。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破解抖肩舞的秘密


「你可以幫我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嗎?
「我們公司尾牙要表演抖肩舞,小源跟阿惠一直覺得我跳得很奇怪。」
「我問說哪裡怪,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想問問你的意見!

小生的電腦螢幕上接連跳出這4Line訊息,看到是朋友阿嘉密的,還講的一副理所當然,小生不禁嘖嘖了幾聲。

小生,是一名物理治療師,在醫院幫病人復健,除了熱電療儀器以外,也會做徒手治療病人受傷的關節和軟組織,教病人做一些運動治療,甚至是分析對方的動作型態,找出問題點。

上次小生幫助阿嘉分析跑步的動作,得到公司運動大會名次,跟著一起去台東比賽三鐵接力賽。比賽期間認識阿嘉的同事小源跟阿惠,也順便解決阿嘉跟阿惠完賽後產生的運動傷害。

小生想著當時去台東比賽的情景,阿嘉的Line又跑出訊息:
「他們說我跳抖肩舞,很像這影片院本部組的感覺。」

「但是不知道跟原版差在哪裡XD
「下面影片是原版,拜託你了,哥」

「幫我看看哪裡不一樣,
Bang~

「喔對了,阿惠說很感謝你幫她處理腳的問題。」
「照著你的方法,阿惠說已經很少產生症狀了。」

小生點了影片連結,不到5分鐘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我知道這兩部影片差別在哪裡。」
「但是主角不是你啊!
「你錄一下你跳的影片,才能知道你的問題哪!

阿嘉訊息回覆說:
Bang~我不要給別人看,你跟我說差別在哪就好。」

小生看到訊息,嘖嘖幾聲回覆:
「找時間出來當面講,打字很累,語音你看不懂。」
「不來算你輸!

阿嘉已讀不回,小生也就放下這件事。

=========================================
見面這一天,小生、小源、阿嘉、阿惠聚集在小源家。

「講結論,你傳的影片跟原版比起來,根本沒有用肩胛骨的動作啊!
小生喝了一口小源招待大家的拿鐵,對著阿嘉還有小源跟阿惠說著。

「我抖肩明明就有用肩膀出力做出動作,而且跟肩胛骨有什麼關係?
阿嘉不服的說道。

OK,抖肩嘛,顧名思義就是要抖動肩膀,只是在肌動學的觀點,肩關節只是一個統稱,行內學術會說是肩關節複合體(Shoulder complex),可以細分成
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
肩峰鎖骨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
胸骨鎖骨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
還有一個假想的肩胛胸廓關節(Scapulothoracic joint)



平常大家講的肩關節,只有盂肱關節而已,等一下我講的肩膀、肩關節也會是單指盂肱關節。」

「而在動作控制上,這些關節動作都是連動互相配合,只是活動比例高低而已,像平常生活舉手臂的動作是肩膀的盂肱關節在主導,而對抖肩舞來說,則是肩胛胸廓關節的肩胛骨(Scapula)在主導動作。」

「跟肩膀可以做出舉手、旋轉……各種動作類似,肩胛骨也有6種動作,像是聳肩的上提(Elevation),從聳肩回復原狀的下壓(Depression);把背後兩邊肩胛骨往外打開的前突(Protraction),相反的肩胛骨夾起來就是後縮(Retraction);最後肩胛骨逆時針活動的上轉(Upward rotation),以及順時針的下轉動作(Downward rotation)。」

「注意看原版影片的示範,你會看到他們手臂沒有動作,肩膀卻會前上-後下的活動,所以抖肩舞的動作型態是從(上提-前突-上轉)(下壓-後縮-下轉)來回重複,用到肌肉就有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提肩胛肌(Levator scapulae)前鋸肌(Serratus anterior)。」

「不過肩胛胸廓關節本來就不是在生活中會主要活動的關節,所以很多人不會控制肩胛骨的活動,就像你,阿嘉,你就是不會活動你的肩胛骨,所以你就用其他的部位來做出類似的動作,看起來就很奇怪。你現場做一次試試看。」

阿嘉聽到這裡,面有難色的說:
「不......不要啦,這裡人多,你直接講會用哪些部位來代替肩骨……肩什麼骨的動作就好了啦,我回去再自己改善。」

「不是肩骨,也不是肩什麼骨,是肩胛骨!肩胛骨!唉,明明是你叫我看你的動作的,結果你還不要做,真的是齁…….

小生嘆了口氣,滑開手機,找出阿嘉傳給他的影片。

「反正阿惠小源說你像影片的動作,那我用這些動作來講。你注意看喔,他們動作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肩膀不會主動動作,要嘛靠手臂,不然靠身體搖晃來帶動肩膀的晃動。」

「一種是手擺動的像跑步一樣,主要用肩關節做屈曲-伸直的動作,再間接帶一點肩胛骨的動作,也會帶動手肘的彎曲跟伸直,看起來就很像在跑步一樣。」

「另一種很像肩膀在游自由式,他的肩胛骨有在活動,但活動型態不是(上提-前突-上轉)(下壓-後縮-下轉)來回重複,而是只有上提-下壓單一方向的動作型態。為了有前-後方向的感覺,會不自覺的加入手臂的動作,但是外觀看起來就很像在游自由式」

「還有一種是身體一邊甩動幅度大,一邊甩動幅度小,比較可能的是依賴脊椎胸椎的活動,從身體去帶動手臂;而有些則是胸椎換成腰椎在擺動,外觀看起來就像是屁股在扭動,而實際上肩膀根本沒有在晃。」

「結論是,既然肩胛骨不會動或是動得不流暢,那要嘛靠手臂的肩關節去帶動,不然就是靠胸腰椎旋轉身體去帶動肩膀。我可以想到的情況就這幾個,你就想想你是什麼情況,在自己調整吧!

「阿這樣我怎麼調整?
阿嘉一臉困惑的問小生。

「伏地挺身手臂伸直挺起來後,用力讓胸口更遠離地面,這叫伏地挺身趴勒斯(Push up +),主要練習控制肩胛骨前突的前鋸肌。回去做這動作,你可以控制你的肩胛骨,就不會用其他部位亂做了。」

「我該說的都說了,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
小生笑著拍拍阿嘉的肩膀,眼睛促狹地看著小源跟阿惠,嘴巴喝著拿鐵。

阿源跟小惠對看一眼,兩人抓起阿嘉說道:
「走,伏地挺身特訓,沒做完不能走。」


Note:
1.      肩關節只是一個統稱,行內學術會說是肩關節複合體(Shoulder complex),還可以細分成
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
肩峰鎖骨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
胸骨鎖骨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
還有一個假想的肩胛胸廓關節(Scapulothoracic joint)
平常大家講的肩關節,只有盂肱關節而已。在動作控制上,這些關節動作都是連動互相配合,只是活動比例高低。

2.      肩胛胸廓關節本來就不是在生活中會主要活動的關節,所以很多人不會控制肩胛骨的活動,所以要嘛靠手臂的肩關節去帶動,不然就是靠胸腰椎旋轉身體去帶動肩膀,動作看起來就很奇怪,或是產生肩膀問題。

3.      伏地挺身手臂伸直挺起來後,用力讓胸口更遠離地面,這叫伏地挺身趴勒斯(Push up +),主要訓練前鋸肌,控制肩胛骨做出前突的動作。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出其不意的疼痛

「原來如此,難怪剛剛表現很奇怪,竟然連走路是這樣子。」

小生在池上伯朗大道就感到奇怪,阿惠擅長騎自行車,就算在不濟,也不至於落後到小生和阿嘉小源要折返回去找人。小生仔細觀察阿惠,發現她每次踩下踏板非常無力,而且不願意走下腳踏車,就算拍照也是騎在腳踏車上面。直到大夥回到民宿,終於看到阿惠踩在地上走路的步態,他大概猜到原因。

「阿惠!
「小生……

兩人同時開口,小生倒不好意思搶在阿惠前面講話,於是禮貌性的回答:
「妳先說。」

「那個,我的腳底突然很痛,痛到我剛剛踩腳踏車也踩不太下去,才落後你們那麼多。而且現在走路也會不舒服,有辦法讓疼痛感降下來嗎?而且,腳底痛已經好幾個月了,我去診所看醫生,診斷說是足底筋膜炎,但是我做了很多次治療,卻一直無法消炎。我昨天照你教阿嘉的方法冰敷後,比賽後稍微好一點,但是今天騎車一下子又不舒服了。

小生還沒接話,阿嘉就說:

「莫急莫驚莫荒莫害怕,小生是物理治療師,在醫院幫病人復健,除了熱電療儀器以外,也會做徒手治療病人受傷的關節和軟組織,教病人做一些運動治療,小生那麼強,妳的疼痛一定可以消除的!

小生白了阿嘉一眼,跟阿惠說:

「我也發現這狀況,剛剛也是要問你這件事,既然妳先問了,還是要評估看一下是什麼問題吧。」
ㄝˇ
小生測試阿惠雙腳以及身體的活動度、肌肉力氣,並且做一些指定動作,觀察動作的表現,詢問阿惠的主觀感覺。阿嘉跟小源在旁邊看著,只覺得小生要阿惠接連做67個動作,可是這些動作到底有什麼異常處,卻完全摸不著頭緒。

小生評估結束後,對著阿惠說:「我覺得造成妳腳底痛的原因是妳小腿緊繃的關係,而不是腳底。」

「蛤!你認真的嗎?」不只阿嘉和小源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連阿惠也懷疑是自己聽錯,反問小生。

「我們常常覺得哪裡痛就是哪裡有問題,大部分的情況下是對的。但是阿惠的情況是,同一個位置一直在痛,也有做治療但是效果不明顯。這個時候,就會懷疑痛的地方根本不是受傷位置,而是其他位置受傷,造成疼痛位置的不舒服。」

「在物理治療中,有個理論叫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他認為全身的肌肉韌帶,可以藉由全身筋膜的連結,產生介面、方向、深度的連續性,就像是火車軌道一樣,而力道就像火車,沿著這些筋膜軌道傳導。」

「要是某些原因導致力道傳遞受阻,為了完成動作表現,這些力量就會另外者途徑傳遞,造成在不該受力的關節或軟組織產生壓力,久而久之,又會反過來影響正常的軟組織或是關節,造成局部的張力緊繃。阿嘉你之前練跑步的瓶頸也是類似的問題。

「阿惠的情況也是這樣,從一些功能性動作表現來看,腳踝腳底問題不大,但是她的小腿特別緊繃,造成同樣是淺背線(Superficial Back Line)的足底筋膜跟著緊繃,再加上騎自行車累積在足底的壓力,才會造成腳底疼痛。」

「阿惠你除了緩解腳底疼痛之外,你也試著伸展你的小腿肌肉,當你把緊繃的小腿鬆開後,你的腳底也會比較放鬆。所以你以後騎自行車比賽時,賽前賽後都要伸展你的小腿,才不會一直讓腳底疼痛。」

小生如此回答。

然後,因為你和阿嘉是同一組三鐵接力賽,如果你放鬆完小腿後,明天還有不舒服,就找阿嘉就是了。不管是要他請大餐還是請飲料,他會負責到底的。

小生看著阿嘉,促狹著笑著。


Note:

1.我們常常覺得哪裡痛就是哪裡有問題,大部分的情況下是對的。但是同一個位置一直在痛,也有做治療但是效果不明顯。這個時候,就會懷疑痛的地方根本不是受傷位置,而是其他位置受傷,造成疼痛位置的不舒服。(例如本篇阿惠的例子,或是癌症轉移痛)

2.在物理治療中,有個理論叫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他認為全身的肌肉韌帶,可以藉由全身筋膜的連結,產生介面、方向、深度的連續性,就像是火車軌道一樣,而力道就像火車,沿著這些筋膜軌道傳導,全身共有7大條主線。

3.要是某些原因導致力道傳遞受阻,為了完成動作表現,這些力量就會另外者途徑傳遞,造成在不該受力的關節或軟組織產生壓力,久而久之,又會反過來影響正常的軟組織或是關節,造成局部的張力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