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物理治療師的治療邏輯








個案討論時,我想起了以前實習......


這周跟一些治療師做個案討論,有治療師提到說,他遇到一個小兒個案,家長主訴是平衡不好,已經在前一個醫療院所練一段時間的平衡木,但效果不彰,想找第二間看看有沒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聽到這案例,想到我以前年少無知在實習時,訓練平衡的經驗,就是走平衡木,一段時間有改善,換成倒退走、底面積更窄的平衡木、會搖晃的平衡木……等等方式。但是如果沒有改善呢?好像也只能一直走平衡木,或是跳過平衡,練習協調或是肌力。

後來臨床老師點出一個問題:這樣的遇到一個任務問題,直接以任務訓練的模式,是非常吃治療師的活動經驗。在病人的程度進步中或是還沒提升,一旦治療師活動點子沒有了,能夠訓練的目標就會開始重複,病人的進步速度也會開始慢下來。

臨床老師要我解決這樣的瓶頸,提示我要回頭重新理解什麼是平衡,而影響平衡的因素有哪些,針對這些因素的評估與治療方法有哪些,依這些影響因素的比例去設計從簡單到困難的任務,才能以比較宏觀的角度去解決病人的平衡問題。


物理治療師的平衡是什麼?


平衡的定義就是:重心的轉移在支持底面積的範圍內。

換句話說,不論病人是自然而然,還是經過代償後,只要可以完成平衡,病人的重心勢必是在支持底面積的範圍內。物理治療師的想法非常直觀,既然要支持底面積的範圍內做重心的轉移,那麼
1.擴大病人的支持底面積,或是
2.優化動作,控制重心在支持底面積範圍內。因此在治療上就會非常注重動作的調整,包括我的作法也是,例如說張力控制、肌力訓練……之類的。


但是動作僅僅是影響平衡的一個因素而已。


根據系統理論,影響平衡的因素有環境、任務、個體。從這大項目,一步一步去拆解分析影響個案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環境裡的支持平面是穩定的?還是搖晃的?面積範圍是大的?還是狹窄的?周遭是否有干擾的雜訊?家庭支持度如何?

任務的型態是單一工作嗎?還是多個工作同時協調進行?病人可以處理的任務上限數目是多少?

最後是個體本身,有時候人家就是要在那樣的情境做這樣的事情,治療師無法改變病人生活環境、任務型態,因此最後只能改變個體的能力,來適應環境與任務。而個體本身又細分成行為模式、心理狀況、感覺系統和動作系統。


複雜的個體分析


行為模式與心理狀態屬於腦部認知科學的範疇,醫學研究至今,只能確定腦部是以平行網絡的方式在運作,藉由歸納腦傷後的功能缺失,或是利用一些行為測驗(例如智力測驗),「推測」某些腦部區域是掌管哪些功能(例如小腦掌管平衡),至於這些腦區的運作機轉以及跟其他區域的資訊整合,仍然無法明確描述與定義。

感覺系統是我們做出動作前所必要的資訊收集,跟平衡較為相關的感覺有視覺、前庭覺,以及本體覺。可以做個小小的視覺實驗,單腳站立,在兩眼張開,以及兩眼閉上這2種情況下,眼睛閉上的搖晃程度是不是比較高呢?

臨床上確實有病人的感覺比較遲鈍,在同樣的感覺刺激量之中,正常人可以做出程度10的動作反應,但病人只反映出程度1的動作,這意味著或許平時生活的刺激並不足以誘發出正常的動作反應,因此這類的病人訓練目標會放在提高對於感覺刺激的反應,臨床上會讓病人腳穿沙包就是一種增加感覺刺激。

最後則是動作模式,當前面的面向都一一評估過後,動作模式就是綜合以上因素所表現出來的現象,例如有病人習慣用關節卡住的方式維持姿勢,表示穩定性不足,就要進行穩定性訓練;或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肢肌力訓練的小孩,無法單腳站,可能動作控制不佳,要練習的就是動作控制訓練。


治療師的難題


光是一個簡單的平衡訓練,要評估與思考治療的面向就有這麼多,以當時討論的治療師來說(包括我),很容易陷入「這狀況要怎麼辦?」的困境。

健保帶來的大量病人,為了短時間內迅速解決一批病人,治療師不知不覺會產生「想用一招打遍天下」的迷思,不論什麼病人,就想無腦的利用一個手法或是一個活動,讓病人「十分有感」的改善。

針對這樣的需求,坊間有許多再教育課程,有意無意的釋放「報我的課程,學我的手法,是最有用的方法!」資訊,讓剛進職場的新科治療師課金學技術,上課看講師示範幾下就有明顯改善,回到臨床卻發現,根本有一大票的病人治療下去是沒有大幅改善的,可是手上的治療手法沒招了,新科治療師開始恐慌,又再次砸錢學手法。


我建議,也是我正在嘗試的方法


想要一看到病人,就用手法讓病人有感的改善,這麼做不是不行,但是非常仰賴治療師的經驗值,越有經驗的治療師越能精準判斷病人適合哪種治療手法,但是新手治療師卻受限於經驗值的不足,無法這麼做。

新手治療師最佳解就是第一次治療好好花時間評估一個病人,拆解造成問題的可能因素,第二次治療針對每一項因素去做驗證,並且持續追蹤病人的情況。

我目前的做法是,第一次治療著重評估跟症狀舒緩,第二次治療前找出可能的原因,治療過程中根據反應一條一條去做判斷,第三次治療前,分析第二次治療的效果有沒有效?沒效的原因是什麼?要怎麼改?第三次治療根據這樣的想法去修正,第四次治療繼續重複前面的步驟。

遇到手法的瓶頸,才挑選符合自己需求的課程再學習,並且在課堂上把自己遇到的問題跟講師討論,研究講師的思維邏輯,回頭拿到臨床做驗證。

只有這樣累積對於疾病的判斷,手法應用效果經驗,才能有機會在日後短時間內判斷並簡單的使用一兩個就讓病人「十分有感」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