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小北鼻的動作發展是大人的復健動作嗎!?


小北鼻的動作模式


看過小北鼻成長的人都有一種感覺,好像一開始看到的時候只會呵呵呵對著別人傻笑,不久前發現已經會翻哪滾啊,今天看到已經可以爬給你追。於是有個錯覺產生:小北鼻的成長只要時間一到,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

在真實世界中,小孩的發展,比較可以想像的概念應該是「積木的堆疊」:一塊一塊的積木疊上去,看的出來跟之前有點不一樣,直到積木疊完,才會知道是拚什麼模型。

舉例來說,小北鼻仰躺在翻著他的身體時,加上一點身體的穩定性,就可以改變姿勢變成側躺或是趴姿;趴著的時候,加上手跟腳的動作,可以開始匍匐前進了;匍匐前進同時把屁股維持抬高,讓腳可以更彎曲一些,達成爬行的目的了……

上面的舉例,看起來仍然是從A動作直接進步到B動作,傳遞的是一種瞬間跳級的感覺。至於從A到B,中間過程的嘗試跟試誤依然無法表達,很難想像動作發展是連續性的不穩定到穩定。直到上周看到這部網路影片,才能對這概念能有更具體的想像。

以小北鼻初期最常做的翻身來說,並不會今天沒動靜,過個夜,明天就會自己翻身滾過去。真實的情況是,先活動手跟腳:








接著手腳的活動幅度變更大:








看見想要的玩具,更用力甩手晃腳:




突然間,翻身翻過來了!




再重複上次成功翻身的經驗:








我真的可以自由翻滾啦!










從小北鼻動作的靈感


直到最近,有一些學派認為,我們之所以會腰酸背痛,是因為雙腳直立站久了、走久了,忘記怎麼把身體中軸脊椎跟周邊四肢連動協調起來,於是把這些小北鼻在地板上的動作,稍作修改變成大人要做的運動治療。

這些運動的姿勢有翻滾,四足跪,爬行、跪坐......等等,外觀看似模仿小貝比的動作,但是對於脊椎核心肌群的要求頗高,等到可以把中軸脊椎的動作練好之後,才會慢慢加入手跟腳的動作協調。

甚至有些學派,覺得模仿小北鼻的動作,彷彿回到孩提時期,那種純真無邪,沒有俗事雜念的空明心靈,於是加入一些冥想、放空、正念......等正向心理層面的引導,把動作結合心理,讓運動添增一些靈性氣息。

不管是小北鼻還是成人,在動作上來看,完全就是從身體的中軸軀幹開始,軀幹有了活動性跟穩定性之後,才會加入手跟腳的活動,再來是軀幹跟四肢的協調性,最後才進展到各類技巧性的活動。

對於大多數的普羅大眾來說,只要遵循這樣的運動原則,並且參與運動當下,可以覺得舒適放鬆,任一種運動都是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