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物理治療師教3招,緩解與預防媽媽手







不是媽媽也有媽媽手?


「打掃完家裡後,某天手就痛起來了!」、「大拇指好痛,似乎遊戲打太多了!」,這些類似的說詞也常常在復健科聽到。尤其是許多主訴大拇指、手腕一活動就會痛,詢問生活型態以及做一些動作測試後,回頭看醫生診斷,幾乎都是迪奎文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俗稱媽媽手。

迪奎文氏症是1895年時,由瑞士醫師迪奎文所提出,並以他的名字取名。這症狀是描述活動大拇指的兩條肌腱的腱鞘發炎。

對於手部區域來說,因為空間不大,控制手指頭活動的肌肉群都長在手臂居多。這些肌肉群走到手腕,準備要連接到手指頭的時候,就會變成細細小小的肌腱形式,通過手腕,附著在手指頭上。


為什麼會媽媽手?


這些負責不同手指頭動作的肌腱進入手部,就像把好幾十條耳機線塞在小包包裡,如果不一條一條的固定放好,肯定活動幾下就互相打結。

為了避免肌腱發生這麼可怕的事情,在手指頭上都會有「腱鞘」的組織,隔出空間,讓肌腱穿過這些空間,並把肌腱固定在骨頭上,讓手指頭的活動更有效率。

不過要是肌腱過度使用,這些肌腱就會發炎腫大。腫大的肌腱無法在既有的腱鞘空間活動自如,就會與腱鞘產生摩擦,摩擦久了,導致腱鞘的發炎。

當我們又要做手部活動時,就會開始感覺到疼痛不舒服。當這樣的狀況發生在大拇指的時候,就以迪奎文氏症來稱呼。

因為是大拇指的過度使用,所以常常發生在要操持家務的家庭主婦身上,或是新手媽媽過度施力來抱小孩,因此又有「媽媽手」的別稱。

近年來,男生也開始要做家事,照顧新生兒,或是不分男女,在工作型態上需要一直用到大拇指的行業,或是滑手機,媽媽手已經不再是媽媽才會有的手部症狀,而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生的狀況。


用3招,緩解媽媽手


媽媽手的起因既然是大拇指過度使用所造成,那麼只要不讓大拇指太過操勞,用幾個方法可以有效緩解症狀的不舒服。


1. 多休息

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方法!試著使用科技工具(例如掃地機器人),減少自己勞動的時間。

或是把一段的工作時間切成幾個小部分,讓軟組織工作到臨界點時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再不然戴上護具,藉由限制大拇指的動作角度與力氣,達到休息的效果。


2. 適度的伸展與活動

發炎後的軟組織容易沾黏攣縮,為了要恢復日後的活動度和力氣,適當的伸展以及肌力訓練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記住,伸展的幅度與訓練強度是非常看個人狀況而有所調整,建議到復健科詢問物理治療師才做訓練。


3. 擺正肩胛與手臂的姿勢位置

這是從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的概念衍生而來。認為手腕不只是控制手腕的區域的動作而已,藉由肩胛以及手臂的協調穩定活動,手腕可以減輕動作的力道負荷。巨塔哥在臨床上用這樣的姿勢調整方法在電腦族的身上,得到的回饋幾乎確實有效。


這樣做,避免媽媽手!


所以手部使用工具越發精細的今天,產生媽媽手症狀的族群已經不限於做家事女性,新手爸爸、電腦工作者、重度滑手機、廚師、手部使用者……都有可能會造成媽媽手。

足夠的休息,適當的活動、以及正確的姿勢擺位,才是避免肌肉骨骼痠痛的根本方法!

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巨塔哥三鐵接力賽體驗



講到鐵人三項,在腦海中就浮現了一位身材壯碩,皮屋黝黑的男生或女生,死命地划手游泳,大口喘氣的騎腳踏車,以及調整呼吸的跑步......光想就很累,對於平常運動量不大的人,可以怎麼入門呢?

鐵人三項是指游泳1500公尺,騎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周六巨塔哥參加了台東市政府舉辦的台東之美三鐵半程接力賽。沒看錯,是半程接力賽,意思是巨塔哥可以找另外2個人一起完成,而且距離減半,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挑戰。

不管是接力賽還是個人賽,鐵人三項強調不只是心肺耐力,還有肌肉爆發力,以及動作的協調性,巨塔哥簡單分享,以物理治療的知識,提升心肺耐力、爆發力以及動作協調,簡單的入門鐵人三項。


心肺耐力


如果平常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開始運動的困難就是,動沒幾下就開始喘氣,這就是心肺耐力需要提升。測量心肺耐力的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人最方便簡單的方法就是測量心跳

我們以平常活動的心跳數作為基礎,再用年齡得知最大的心跳數,兩個心跳數字的差距乘上想要的運動強度,就是用來決定可以執行多少活動量的心跳數,再把要達到的活動量加上原本的心跳數,就是要達到的目標心跳數。

上面的話以數學來表示就是:

T=R+【(220-年齡)*a%】

T:目標心跳數

R:休息心跳數

a:運動強度

以巨塔哥來說,平常休息心跳數為80下,最大心跳數是(220-年紀),所以最大心跳數是192,兩個心跳數的差距為192-80=112,如果要達到40%的訓練強度,那麼目標心跳就是

80+(112*40%)=124;

若是已經適應40%的強度,要挑戰60%的訓練強度,那麼目標心跳就變成

80+(112*60%)=146 



爆發力


腳踏車跟跑步非常仰賴雙腳的肌力,而游泳除了腳以外,還要加上手臂的力氣。要迅速且有效率的提升四肢不同區域的肌肉力氣,到健身房請教練指導健身器材的使用與強度拿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如果不方便到健身房,練習深蹲也是一個提昇下肢肌力的方式。一般人會有一個迷思,只要膝蓋蹲低超過腳趾頭,就會傷害膝關節,那深蹲不就是犧牲膝關節來得到肌力嗎?

這個迷思是錯誤的,因為真的做到深蹲,該活動到的關節反而是髖關節,訓練的肌肉群是臀肌以及大腿肌,而髖關節和臀肌、大腿肌肉群恰恰是三鐵運動最需要的部分。

只有錯誤的深蹲,才會產生髖關節不受力,導致膝關節與腰部脊椎過度承重,或是臀肌不使力,全部仰賴腿部肌群和腰部肌群過度施力。產生錯誤的動作代償,越是練習不僅沒有訓練效果,反而容易受傷。

對巨塔哥來說,我也是先到健身房使用器材,建立目標肌肉群施力的感覺後,才逐步增加重量來訓練。除非自己很熟悉關節與肌力的施力,不然肌力訓練一開始還是找運動教練或是物理治療師,先建立正確動作模式後,再自己練習。


動作協調性


肌力訓練如果是點狀的能力提升,動作協調強調的就是如何把這些肌肉點串聯起來,做出順暢的力線傳導。

三鐵運動中,跑步不僅僅是腳的活動,還包括雙手擺動以及身體的轉動;游泳,除了划手踢腳外,還有身體的扭動;騎車雖然只有腳的踩踏,在高速騎乘中以及過彎,也需要身體的旋轉和偏移來維持平衡。

因為巨塔哥負責游泳,所以巨塔哥選擇了紅繩(Redcord)以及彈跳床(Bellicon),利用紅繩的懸吊性質和彈跳床的不穩定平面,去模擬在水流裡搖晃不穩定的狀態,訓練核心肌群和強化肢體動作的協調性。

大多數人沒有懸吊與彈跳的設備,最直接的動作協調訓練就是動作練習,直接在水中游泳,騎上腳踏車飆速,在操場跑步,藉由計時或是圈數訓練,土法煉鋼讓自己熟悉動作經驗。

若是想要更有效率的提升動作協調,物理治療師藉由設計筋膜鏈動作,以及搭配一些簡易工具(像是瑜珈球),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喔!


踏出第一步


其實要入門一項運動,不管是三鐵,還是其他運動,最基本要求一定是有心肺耐力可以負擔活動量,再來是動作相關的肌肉群要有足夠爆發力,可以把動作做出來,最後是動作力線的串聯,以最小的動作施力達成最好的動作表現。

三鐵動作是平常較為熟悉的運動項目,可以挑一項較無壓力的項目,重複循環訓練提升心肺耐力、肌肉爆發力、動作協調性。想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把明年三鐵半程接力賽當作目標是一項好選擇!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物理治療師告訴你4個概念喬骨保安全!







一段粉絲給的喬骨影片


前幾天有粉絲給巨塔哥看一段直播,內容是有藝人帶著家人去整復中心做喬骨,並直播整復中心師傅的喬骨過程,且翻拍店家資訊給粉絲看。

那傳訊息給我的粉絲就問我啦:「藝人說他之前都看不好,去喬骨後就可以維持很久,那巨塔哥你怎麼看喬骨以及痠痛很難好呢?」

這個問題在臨床上,巨塔哥也一直被病人詢問:

「為什麼症狀一直反反覆覆?」

「為什麼這裡做好後,回去一下子又痛了?」

「為什麼已經幾個月了,還是沒有好呢?」

「上次去喬骨好很多,來你們復健科都做不好!」

究竟,喬骨好不好?為什麼痠痛症狀會反反覆覆?巨塔哥這篇講喬骨的議題,下一篇講酸痛症狀如何有效率好轉!


什麼是喬骨?


喬骨,一直是復健科骨科的眼中釘,原因下面說。如果追溯源頭,是從中醫傷科衍生的技術學問。中醫除了內科吃藥以外,也包含了骨骼肌肉軟組織的中醫傷科,運用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象經絡,四診八綱的理論,搭配整復、推拿、理筋的技術,做筋骨的傷後處理。

所以你問巨塔哥喬骨好不好,我一定說:「可以!中醫傷科的喬骨處理也是醫療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

But,人生就是這個But,在台灣,除了中醫傷科的整復推拿理筋,還有一個灰色地帶,那就是:「民俗調理」。


推拿整復vs民俗調理


因為在中國古代,醫療都是昂貴的,所以民間利用生活可見的用具,擷取部分中醫概念,模仿推拿整復理筋的手法,像是刮痧、按摩,處理身體的病痛或是維持身體健康。

而這些方法有些有效,有些無效,再加上概念大部分都是破碎且斷章取義於中醫醫書,因此並不被中醫認可為有效的醫療行為,為了與中醫傷科做區隔,稱之為民俗療法或是民俗調理。

所以整復推拿理筋是醫療行為,民俗(調理)療法是保健行為。


中醫旁邊開了民俗調理間?


有人問說:「巨塔哥,我去中醫診所,他的樓上/隔壁是民俗調理館欸!是師傅在按,不是醫師欸!為什麼?」

原因在於健保明文規定,醫療行為必須由醫事人員執行,中醫傷科的整復行為對應的執行人員就是中醫師,而執行傷科治療與脫臼整復,健保只給中醫師210~460的「點值」,換算成新台幣約400元左右,如果你是中醫師,願意接受嗎?
而民俗調理碰到肌肉,難免就會經絡調理的說法;摸到骨頭,就號稱骨頭有被喬正。慢慢的,民俗調理漸漸與推拿整復畫上等號。

所以有了「民俗調理」出來救援,因為不是醫療行為,所以不需要醫事人員執行,也不受健保給付的限制(白話文:自費的商業行為),如此一來中醫診所只要病人到隔壁的民俗調理空間,既能收取自費的民俗調理費用,也讓民俗調理業者有個工作空間,病人也覺得自己有被喬到,根本三贏!

因為民俗調理的理論是破碎的,技術是口耳相傳,無法藉由一樣的技術操作,得到有相關的結果,也就是效果「不具再現性」,所以無法藉由科學實證,來建立一套可以傳承的操作系統。 

所以民俗調理為什麼會被復健科跟骨科視為眼中釘,因為個案受傷後,以治療的名義,卻讓身體患部再次受到外力拉扯、壓迫,而遇到這樣的外力破壞後,再產生的疾病症狀,很難追溯並看出會對肌肉骨頭神經造成什麼樣的傷害。除了喪失治療黃金時機外,也讓身體受到二次傷害!


民俗調理仍然不是醫療行為!


當時因為這樣的灰色地帶問題,中醫打算把傷科治療,劃分給物理治療師操作,但是因為政治問題,這樣的畫分不了了之,而主管機關衛福部也不想也無法介入民俗調理,於是民俗調理變成勞動部去管理。

換句話說,政府無法保障民俗調理的效果良莠,消費者只能像剪頭髮吃美食一樣,四處探聽店家師傅的風評,也造就了有些藝人的業配,民俗調理店涉及療效的廣告......等灰色地帶。


巨塔哥建議:


所以若是要喬骨、接受推拿整復或民俗療法,掌握:

1.了解整復推拿理筋是醫療行為,民俗(調理)療法是保健行為。

2.整復推拿理筋請找有執照的中醫傷科醫師處理。

3.民俗調理是沒症狀的日常保健,請找有商業登記的店家做調養。

4.有疾病問題,請找醫療院所處理

至於調理完或治療完,如何有效的讓症狀好轉,我們下篇文章見!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物理治療師教運動,吃完肉粽不肉重!







粽子熱量高怎麼辦?


大家端午假期快樂!
說到端午節,很多人都覺得粽子是個高熱量食物,吃了1顆粽子要運動好久才能把熱量消耗完,今天就來計算一下,吃一顆粽子,要運動多久才能把熱量消耗完呢?


營養師教妳健康吃


首先,由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的專業數據提供,計算出每種肉粽的熱量大約是多少,在這邊節錄給大家:

1.北部粽熱量:450~600大卡/顆

2.南部粽熱量:450~600大卡/顆

3.潮州粽熱量:600~1000大卡/顆

4.客家粽熱量:311大卡/顆

5.鹼粽熱量:120大卡/顆

可以知道,平均一顆粽子大概500大卡的熱量,而靈質仙氣的孫語霙營養師也貼心地利用3分鐘告訴我們,該如何跟其他蔬菜水果做搭配,才不會吃肉粽吃完變肉重。 

而今天,巨塔哥要來幫助大家,該如何有效率的運動,去消耗熱量!


先認識身體能量單位  


身體的能量表達方式有很多,營養學偏好以卡路里來表示,而物理治療師則習慣用攝氧量來計算身體活動的能量代謝。

這兩個不一樣的能量單位,需要有數學式來連接,生理學家幫我們解決了這問題,計算出熱量與攝氧量的關係,大約是1大卡=1000卡=200ml的攝氧量。

攝氧量從字面上的意思是,身體在一定時間所需要攝取的氧氣量。但一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沒有簡單儀器可以計算攝氧量,二來生理學家們覺得每一個人體型、活動時間都不一樣,一定得固定時間、固定體型內算出的攝氧量當作最小單位,才能更加精準推算真實的能量消耗。

而這樣的最小單位攝氧量,物理治療稱為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s, METs)。1MET表示,每公斤每分鐘消耗3.5毫升的氧氣,並且定義1代謝當量(1MET)代表一個人在安靜休息下所消耗的氧氣量。

下圖是每代謝當量所對應到的活動程度的簡易參考




舉例來說,划船需要8METs,表示一公斤的人划船一分鐘,會消耗28(3.5*8)毫升的氧氣。若是巨塔哥這樣的陽光型男(體重65kg),划船30分鐘,則巨塔哥消耗了:

8*3.5*65*30=54600ml的氧氣量。


運動時間與能量消耗的關係


知道代謝當量(MET)、耗氧量、熱量,如何利用這樣的小知識,計算出吃一顆粽子要運動多久呢?

以下是數學,看不下去的話,可以跳到後面看結論XDD

假設某活動的代謝當量是a METs,一位體重W公斤的人,習慣做這活動T分鐘,那麼這段時間消耗的氧氣量是:

3.5*a*W*T 毫升的氧氣量。

而1大卡=200毫升的耗氧量,所以這段時間做的運動可以消耗掉

3.5Awt/200 大卡。

假設粽子的平均熱量是每粒500大卡,吃了n顆,等於攝取了

500n 大卡的熱量

若要靠運動習慣,消耗完這500n的熱量,就表示:

攝取得到 = 運動消耗 

500n = 3.5aWT/200 

移項簡化一下,可得出公式: 

運動時間T=100000n/3.5aW 

a是運動項目 

n是吃的粽子數量(顆) 

T是運動時間(分鐘) 

W是體重(公斤) 


物理治療師教你用公式,有效率運動


今天巨塔哥吃了3顆粽子,體重65公斤,要去划龍舟把粽子的熱量消耗完,划龍舟大概是8METs,所以巨塔哥得划多久的龍舟呢?答案是:

時間T=100000n/3.5aW

         =(100000*3)/(3.5*8*65)

         =164.8分鐘

將近要划快2小時的龍舟,才能把這3顆肉粽的熱量給抵消掉!

如果一個50公斤女生,只吃1顆,換成游泳呢?

自由式的游泳大約7METs,帶入公式:

時間T=100000n/3.5aW

         =(100000*1)/(3.5*7*50)

         =81.6分鐘 

嗯......要游個1.5小時啊!

那75公斤吃2顆,做10METs的跳繩呢?

時間T=100000n/3.5aW 

         =(100000*2)/(3.5*10*75)

         =76.1分鐘 

要跳個1小時多的跳繩啊!


吃完肉粽不肉重,趕快來運動!


所以每逢端午節,媒體常常說,吃個粽子的熱量很高,要運動很久才能消耗。但是從營養和物理治療的角度來看,粽子是高熱量食物沒錯,搭配蔬菜水果,以及適當的運動時間,其實也可以把粽子吃得很健康。

趕快把公式記下來,T=100000n/3.5aW,計算出在假期尾巴中,該運動的時間,好好流汗,來維持體態吧!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枕頭怎麼挑? 物理治療師教你4招,高枕無憂睡好覺!





最近有人對巨塔哥丟了一個枕頭廣告連結,問我對枕頭有沒有研究?這款商品值不值得花幾張小朋友入手?

巨塔哥看了一下廣告文案,眾多特殊功能讓巨塔哥心動了一下,不過巨塔哥腦波強,是不是都符合商家講的枕頭特性就要靠實證研究去證明了。

所以巨塔哥找了一些文獻,去了解一下,特殊枕頭跟一般枕頭到底有沒有差異?如果有,到底是哪些設計跟一般枕頭不一樣?


枕頭能不能讓肌肉放鬆?


首先在一篇2018年的韓國研究中,要測試躺在頸椎支撐枕頭上,對於脖子前側的肌肉收縮有沒有影響,並且同時讓受試者感受一般枕頭和支撐枕頭,是否有明顯的差別。

他們是這樣設計實驗,因為肌肉的收縮是靠神經電訊號的刺激,所以在受試者的脖子前方貼上電極片,偵測躺在支撐枕頭跟躺在普通枕頭上的電位訊號,並讓受試者評分對於不同枕頭的滿意度,把記錄到的訊號以及滿意度分數去做統計測試。

實驗結果發現,有支撐頸椎的枕頭可以降低脖子前方肌肉的活性,避免脖子前方肌肉持續收縮的情況發生。使用上的舒適度也比普通枕頭有顯著差異。

大家都知道頸椎不是平坦一直線,頸椎有一個前彎弧度,一但這個弧度被改變太多,例如太前彎或是太過一直線,都會增加頸椎不正常的壓力,導致肩頸僵硬,關節疼痛。

到這邊可以直觀的了解到,枕頭除了支撐頭部外,如果可以再對脖子增加支撐,可以有效的減緩脖子頸椎的壓力。

那問題就來了,枕頭要支撐是要撐多高呢?要用什麼材質的支撐較有效率呢?


枕頭要多高?


2015年一樣是韓國研究,實驗人員設定了幾個頸椎胸椎的角度當作參考數值,找了16位沒有頭頸痠痛的受試者,測試了平坦枕頭,10公分枕頭,20公分枕頭,去分析三種高度下,這些頸椎胸椎的角度數字會不會有所差異。

結果發現,三種高度下,10公分高的枕頭,是較為適合頸椎的彎曲角度。但研究後面也提出因為受試人數較少,比較難以對應到其他普羅大眾。

另外這篇研究只有研究頸椎角度的變化,受試者主觀感覺的舒適度、疼痛變化、滿意度並沒有被考慮進去,我們得再找其他研究來看看。


材質的選擇


在2010年澳洲研究,實驗人員就拿了一般形狀的聚酯枕頭(polyester)、一般泡棉枕頭(regular foam)、記憶泡棉枕頭(contour foam pillow)、羽絨枕頭(feather)、乳膠枕頭(latex),在側躺情況下,以受試者自己的枕頭當基準, 去看起床後,肩頸的僵硬疼痛變化。

結果發現,乳膠枕頭對於減少起床後的肩頸肩胛手臂疼痛是最好的,而羽絨枕頭則是最差,除此之外,一般泡棉枕頭和記憶泡棉枕頭,在這個實驗中,並沒有顯著的不同。

到這邊,似乎可以下個簡單結論:

1. 挑枕頭要挑高度10公分左右

2. 盡量選乳膠枕頭,不要選羽絨枕頭

3. 泡棉枕頭不用執著於是否有記憶功能


挑枕頭的最後一哩路


不過我們再往前看一點,看看瑞典人在2006年的研究。

瑞典在2006年發表了一篇研究,找52位頭痛、脖子不舒服的受試者,來躺4種不同的枕頭。分別是:
1. 有頸部支撐的纖維填充枕,簡稱支撐纖維枕;
2. 沒有頸部支撐的纖維填充枕頭,簡稱普通纖維枕;
3. 在先前測試中,對脖子痛很有效果的聚胺酯支撐枕(Polyurethane with two support cores of firm polyurethane);
4. 最後一個還在用開發設計的聚胺酯冷泡棉枕(Polyurethane cold-cured Foam)。

研究人員拆掉枕頭標籤,僅用代號來代表不同枕頭,受試者躺過每個枕頭幾天,寫下對每個枕頭的評價,包括枕頭的舒適度排名、疼痛的變化,睡眠品質是否有改變……把這些評價結果去做統計。

結果發現,躺起來的舒適度,聚胺酯冷泡棉枕分數最低,但剩下3個高分數的枕頭互相比較起來,並沒有哪一個枕頭比其他枕頭有明顯差異。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要受試者寫下各自對於每個枕頭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結果同一個枕頭,有人說太軟,有人說很有彈性;有人說支撐力很好,有人說太硬;有人說高度剛好,有人挑剔枕頭太高……各種矛盾打臉的主觀感受XDD


結論:枕頭要怎麼挑?


每個人的身體構造或是生活習慣上都有些許的差異性,要百分百找到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其實不可能。別人的評價或是踩雷固然可以當作一種篩選,但真的適不適合,只有親自躺過才知道。

所以,當挑選枕頭時,除了剛剛提到的3個要點:

1. 挑枕頭要挑高度10公分左右

2. 盡量選乳膠枕頭,不要選羽絨枕頭

3. 泡棉枕頭不用執著於是否有記憶功能

靠上面3點篩選出幾款枕頭後,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管別人評價是好是壞,











才能真正挑到適合自己的枕頭!

祝大家都能挑到適合自己的枕頭,一覺好眠!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兩頭班波浪班!? 物理治療師的班表解密







連假時,治療師朋友會說......


「巨塔哥,你這次連假都不能出來,下次連假是上什麼班?」

「不知道,班表還沒出來,不過可能跟這次一樣,4天分別是AB,B,BC,AC」

「…….看不懂,你在寫密碼逆…….」

如果你有治療師的朋友,當你想要揪他出來,事先問他班表的時候,通常會不加思索地唸出一串英文字母,等看到你迷茫的眼神,治療師才會回過神來,告訴你他的確切上班時間。

今天我們來解密,究竟治療師的班表字母密碼到底是什麼意思?


班表解密


治療師沒有大夜班(凌晨2點是誰要來做復健!?),所以上班時間是從早上、下午、晚上,總共3個時段。一般來說,每個時段會是4小時,大部份的營業時間都是,早上8點到12點,下午1點半到5點半,晚上5點半到9點半,這些時間點,不同院所會有些許的不一樣,例如早上變成8點半才開始,一直到12點半,不過都是在半小時或一小時的範圍內。 

在安排班表的時候,好幾位治療師,每天要寫早午晚時段,是一件筆劃多,非常麻煩且容易看走眼的寫法,於是以A代表早班,B代表午班,C代表晚班,而AC班就是所謂的兩頭班,上早、晚班,午班是治療師的自由時間。

所以一開始的星期三到六,分別是AB,B,BC,AC,表示說,星期三上早午班,星期四上午班,星期五上午晚班,星期六上早晚班。

換句話說,巨塔哥這4天自由空閒時段是,星期三晚上,星期四早上跟晚上,星期五早上,星期六下午。


波浪班表


有些醫療院所,從早上8點開門,一直到晚上9點半關門,中間都沒有休息時間,這樣治療師要怎麼解決吃飯以及中場休息呢?

一種解法是,當班每個治療師輪流空半個小時出來,在這半小時內買飯、吃飯或是休息,再出來上工,換另外一位治療師去買飯、吃飯、休息。不過這種解法有Bug,就是當電療區在兵荒馬亂時,抽掉一個人力,會讓現場變得像是民國初年軍閥割據一樣混亂,而休息的治療師,通常也背著壓力直接吞餐點就出來支援。

正所謂,懂健康的人通常最不能照健康守則過生活。

所以衍生出另一種解法,波浪班表。剛剛講到一般院所都是用ABC代表時段,波浪班表就是從原本4小時的時段,增加或減少0.5小時到1小時,讓治療師當日的上班時數長長短短,但不平均。

例如一間從早上8點一直營業到晚上21點半的院所,A班是8點到12點,B班是13點到17點,C班是17點半到21點半,因為院所沒有休息時間,會怎麼變形呢?

A班就有8點到11點半(A1),8點到12點半(A2),8點到13點(A3)的變形。
B班同樣有1點半到17點(B1),12點半到17點半(B2),13點到18點(B3)。
同理,C班也會有17點到21點半(C1),18點半到21點半(C2)。

所以說,符合治療現場狀況以及排班需求,治療師的班表可能是AB、BC、AC (4+4小時),或是AB1、A1C(4+3.5小時)、或是A1B1、A1C1 (3.5+4.5小時),或是A3C2、B2C2(3+5小時)……等長短不一的波浪班表。


班表,是對現實的妥協



理想上,大家都想正常上下班,誰都不要自己的時間被分割成碎塊,只是現實上,班表例如符不符合法規?老闆對於營業時間的堅持?治療師對自己自由時間的安排?有沒有額外的津貼?治療現場病人情況?......這些因素考量下,大家覺得這樣的班表能不能產生,能不能被接受,這就有非常大的討論空間。

對治療師而言,有人喜歡穩定的早午班,但有些人喜歡每天都不一樣的隨機班,所以班表安排是對現實的一種妥協。其實跟動作學習很像,不可能要求穩定性跟活動性都同時存在,治療師能做的只能考慮依個案狀況,從穩定性跟活動性去做取捨,盡可能平衡兩者以符合生活功能的需求。

所以下次有要找治療師朋友揪團出去,能盡早問就盡早揪,治療師可以預先排假。當無法排假時,他給你看他的班表是AC,你就可以立刻知道他的自由時間只有下午,他會對你了解他的班表密碼感到欣慰,你就是自己人的好感度+99!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小北鼻的動作發展是大人的復健動作嗎!?


小北鼻的動作模式


看過小北鼻成長的人都有一種感覺,好像一開始看到的時候只會呵呵呵對著別人傻笑,不久前發現已經會翻哪滾啊,今天看到已經可以爬給你追。於是有個錯覺產生:小北鼻的成長只要時間一到,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

在真實世界中,小孩的發展,比較可以想像的概念應該是「積木的堆疊」:一塊一塊的積木疊上去,看的出來跟之前有點不一樣,直到積木疊完,才會知道是拚什麼模型。

舉例來說,小北鼻仰躺在翻著他的身體時,加上一點身體的穩定性,就可以改變姿勢變成側躺或是趴姿;趴著的時候,加上手跟腳的動作,可以開始匍匐前進了;匍匐前進同時把屁股維持抬高,讓腳可以更彎曲一些,達成爬行的目的了……

上面的舉例,看起來仍然是從A動作直接進步到B動作,傳遞的是一種瞬間跳級的感覺。至於從A到B,中間過程的嘗試跟試誤依然無法表達,很難想像動作發展是連續性的不穩定到穩定。直到上周看到這部網路影片,才能對這概念能有更具體的想像。

以小北鼻初期最常做的翻身來說,並不會今天沒動靜,過個夜,明天就會自己翻身滾過去。真實的情況是,先活動手跟腳:








接著手腳的活動幅度變更大:








看見想要的玩具,更用力甩手晃腳:




突然間,翻身翻過來了!




再重複上次成功翻身的經驗:








我真的可以自由翻滾啦!










從小北鼻動作的靈感


直到最近,有一些學派認為,我們之所以會腰酸背痛,是因為雙腳直立站久了、走久了,忘記怎麼把身體中軸脊椎跟周邊四肢連動協調起來,於是把這些小北鼻在地板上的動作,稍作修改變成大人要做的運動治療。

這些運動的姿勢有翻滾,四足跪,爬行、跪坐......等等,外觀看似模仿小貝比的動作,但是對於脊椎核心肌群的要求頗高,等到可以把中軸脊椎的動作練好之後,才會慢慢加入手跟腳的動作協調。

甚至有些學派,覺得模仿小北鼻的動作,彷彿回到孩提時期,那種純真無邪,沒有俗事雜念的空明心靈,於是加入一些冥想、放空、正念......等正向心理層面的引導,把動作結合心理,讓運動添增一些靈性氣息。

不管是小北鼻還是成人,在動作上來看,完全就是從身體的中軸軀幹開始,軀幹有了活動性跟穩定性之後,才會加入手跟腳的活動,再來是軀幹跟四肢的協調性,最後才進展到各類技巧性的活動。

對於大多數的普羅大眾來說,只要遵循這樣的運動原則,並且參與運動當下,可以覺得舒適放鬆,任一種運動都是好的選擇。


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物理治療師看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



(圖片來源:電影劇照)


從過年假期一直到現在的電影,戰鬥天使-艾莉塔,除了更進化的電影拍攝技術外,拉到更貼近我們生活,電影公司在電影花絮中有提到,為了電影的科技能夠與常生活更加結合,劇組與肢體仿生公司合作,為一名因為罕病而截肢的女孩,打造跟艾莉塔形狀跟功能類似的手臂義肢,並在電影發表會時亮相。





在台灣現實生活中,很少看到裝著義肢的個案,就算有,也都比較制式化的義肢居多。在醫院中,負責義肢裝具的醫事人員,其中就有物理治療師,那為什麼以個案需求為主的治療用義肢,很少看到客製化的義肢呢?


義肢歷史以及豆知識


義肢裝具學在物理治療中算是冷門的次專科,歷史上曾經最頻繁的研究與精進這門學問的時期是在兩次世界大戰,為了替上戰場打仗,但戰後回來卻缺手斷腳的傷兵能盡快地回歸到日常生活,義肢裝具學在當時有大量的理論與實務經驗。

以當時的製作技術,是以生物力學當作基礎,盡可能讓殘枝套上義肢裝具後,可以產生有功能性的粗大動作,所以在外觀上,不會精美,要各個關節做出每一個靈巧的粗大與精細動作,也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對上肢義肢來說,有印象的莫過於童話跟電影裡面的反派角色-虎克船長,那支附有鐵鉤的義肢手臂。不過現實生活中,不會做的這麼粗糙。一般符合規格的上肢義肢,有幾項基本的結構跟功能要具備,例如說:

1. 承筒,能不能套進殘肢?套進去會不會對某些區域產生過大壓力,導致穿戴不舒服或是皮膚破皮?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畫圈註記: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2. 主體連結,可以想成義肢關節的概念,使用上能不能仿真原本關節的活動,同時不會干擾殘存關節的活動度?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畫圈註記: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3. 懸吊系統,軀幹跟義肢的吊帶連結,不一樣的截肢與義肢有不同的懸吊選擇,最終目的是讓承筒可以更牢靠的固定在殘肢以及身體軀幹上。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畫圈註記: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4. 手臂控制方式的選擇,有彈性繩索、電力式、也有氣壓式,看個案搭配哪一種義肢以及生活上需要的活動去決定。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畫圈註記: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5. 最後一個則是手部裝置,像虎克船長的鐵鉤就是一種手部裝置,但現實生活會讓這樣的鉤子多一點設計,產生可以控制手部打開、合起來的抓握功能。但要像一般手指頭的捏、彈……等手指頭動作,就需要更複雜的技術來完成。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畫圈註記: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而下肢則是電影神鬼奇航裡面,亦正亦邪的巴博薩船長的木頭腳,當然啦,現實生活上也不會有這麼簡陋的下肢義肢,同樣要符合基本的人體工學原則:

1. 承筒,能不能套進殘肢?套進去會不會對某些區域產生過大壓力,導致穿戴不舒服或是皮膚破皮?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畫圈註記: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2. 主體連結,可以想成義肢關節的概念,使用上能不能仿真原本關節的活動,同時不會干擾殘存關節的活動度?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畫圈註記: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3. 懸吊系統,軀幹跟義肢的吊帶連結,通常下肢不像上肢那麼複雜要綁到軀幹上,有時綁在殘肢或是,直接套進殘肢,沒有懸吊系統,但是最終目的是讓承筒可以更牢靠的固定在殘肢以及身體軀幹上。

4. 最後一個則是足部裝置,這邊的選擇就比手部裝置多很多,為什麼?因為手部的精華在於手指的抓握拿捏......精細動作,這一直是人體工學專家只能持續逼近,但還無法去克服的機械技術。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畫圈註記:巨塔裡的物理治療)


足部裝置就不太一樣,足部一般是用來應付站走跑跳......等粗大動作,這部分大多是由腳踝關節控制,相對腳指頭功能的重要性就少很多。因此利用材料科學的進步,除了巴博薩船長陽春的承重行走功能外,讓足部裝置有了避震減壓、能量爆發……各種不同的選擇,甚至有肢體仿生公司打造奧運專屬的足部短跑裝置。


現代義肢的製作瓶頸


回到電影艾莉塔的身上,在電影的時空背景設定中,擁有完整肉身軀幹肢體的人類是少數,多數是肢體甚至是軀幹殘缺不全,需要靠義肢和義身的裝備才能生活。

而為了因應不同的目的,有些腳色的上肢義肢可以甩鋼鍊、射暗器,下肢義肢可像螳螂、蜈蚣一樣的腳型......在義肢這一塊,艾莉塔這部電影替未來的義肢樣式提供了非常多的想像空間。

對於台灣來說,對於義肢裝具的推廣單位就是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裡面有圖片跟文字介紹近代可以量產製造的義肢產品

到了近10年,3D列印的逐漸普及,再加上神經肌肉電訊號的轉譯進步,越來越多個案與肢體仿生公司合作,利用科技的進步,個別化的產出更有功能且方便的義肢。

但因為是個別化,所需要的費用也就非常昂貴,後續的維修也是一種不方便。只能透過科技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進步,才有可能讓義肢的可及性與方便性大幅提高。


2019年2月17日 星期日

物理治療師帶你看韓劇學豆知識





上週看到韓劇吸引了這麼多人,真心感受到韓流的威力,今天再藉著韓流的尾巴講一下一個出現在劇中的儀器,印象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義診團中,間接促成男女主角後續解心結的工具;另一次則是治療師請實習生幫忙緩解腰痛的工具,這個儀器就是:超音波。

超音波在物理治療裡面,算是一個非常強大,且功能多用的儀器治療工具。舉凡要緩解痠痛、拉扭傷組織的修復......這些肌肉骨骼的問題,超音波都能夠做得到,為什麼超音波可以做到這麼多的事情呢?


超音波是什麼?


超音波其實是高頻率的音波,多高頻率?以物理治療的的儀器,是一秒鐘震動100~300萬次的頻率。這些高頻率的音波,藉由接觸性的介質,打進身體組織後,對身體產生了2種效應:熱效應與非熱效應。

熱效應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就是有熱敷的功能。但是跟熱敷包、紅外線的淺層熱不一樣,超音波的熱效應是在較為深處一點的位置,例如肌腱、韌帶、關節,增加深層組織的血液灌流,促進局部循環。


超音波-非熱效應


非熱效應就比較抽象一點,這跟超音波的物理本質有關。國中理化學過,聲音是一種疏密波,某個時間點比較緻密,某個時間點比較疏鬆,這種時而緻密,時而疏鬆的物理特性,就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作用,像是細微按摩作用以及聲波流效應。

細微按摩的原理是,超音波緻密的波型對身體組織產生相對大的壓力,而疏鬆波型則是讓身體組織比較放鬆,超音波這種對身體組織產生壓力不一樣的變化,就很像是一雙看不見的手,進去深層的軟組織給予按摩,放鬆處在緊繃、攣縮的深層組織。

聲波流則是更深入到細胞層級,不一樣的壓力變化會影響到細胞膜的離子通透性,離子通透性又跟神經傳導息息相關,透過超音波參數的設計,搭配上神經生理,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聲波流對細胞另一個影響就是修復能力的促進。當超音波在受傷組織上作用時,一來加速壞掉細胞的代謝,二來促進原本的細胞生長出新的,迅速把受傷的組織給修復癒合起來。


超音波的副作用


那超音波有這麼多的好處,是不是讓治療師把強度開的越強,效果越好呢?答案是不行的。前面有提到超音波這些特性,是要靠超音波許多的參數去調整,才會有這樣的效果,通常這樣的效果,人體的主觀感受通常只有:些微溫熱感。

所以一但太強調:感覺越強越好、或是把強度開越大越好,通常只會讓身體組織受到更多的超音波能量,產生的常見副作用後果不外乎是:燙傷(過頭的熱效應)、對於疼痛感覺更加敏感(破壞離子通透性)。 

雖然看起來開關打開,轉幾個按鈕,就可以操作的超音波,後面是有複雜的理論去引導治療師該怎麼使用。少部分強調自己復健做了好幾年,覺得久病成良醫,都會熱心的插手治療師要開多強的強度,但是說實話,真的這麼了解自己的病人,為什麼還會治療這麼久呢?


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物理治療師年假追劇 <致忘了詩的你>





這部韓劇在2018年3月在台灣播出,播出前的預告就主打以物理治療師當主角的醫療劇。在當時的物理治療師同溫層颳起一陣旋風,不過當時有點忙,就沒有跟著看這齣劇,一直到過年才有時間一次把16集追完。

與其說他是個醫療劇,倒不如像是個議題劇,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這些情感,只是這些議題發生在醫院裡面非醫師的角色下,像是物理治療師、放射師的身上,會有什麼火花出現呢?

以劇裡設定的背景來看,醫院裡面以運動治療為大宗,儀器治療為輔,個案幾乎是住院病人,跟台灣的環境以儀器治療為主、個案大部分是門診病人有很大的不一樣。劇裡面帶到的治療鏡頭,幾乎都是運動治療為主,其中搭上男主角光環,男主角的專門技能療法,懸吊治療,也成為劇裡的特色之一。 


(紅色是儀器治療,紫色是運動治療)


劇裡面有簡單說明,用不穩定的運動(繩索),來誘發身體不容易訓練的深層肌肉。幾年前我在學校接觸到這個治療方式時,學校教的內容並不多,到實習醫院去,常常看到懸吊系統讓病人抬腳拉筋、或是外勞被動幫病人做肢體活動的簡單器材。


 

發明懸吊系統的挪威總公司,整理了懸吊主動運動跟神經肌肉的概念與動作模式,結合核心肌群的概念,改名稱為紅繩(Redcord),並推出貴貴的認證課程,這幾年才開始在台灣風行起來,並成為醫療院所自費的運動治療項目。

理想上來說,人體做動作應該是由內而外,從軀幹到肢體,從核心穩定到肢體活動的動作模式。但是因為有地面反作用力的關係,外層大肌肉群容易出力收縮抵抗,穩定軀幹和四肢,長時間下來導致外面肌肉群緊繃僵硬,但是內部核心肌群卻相對無力。

可以做個實驗,一直覺得自己肩頸僵硬、腰酸背痛的上班族,可以讓另一個人按壓肩膀或是腰部,是不是會觸感堅實而壓不太下去。接著去按摩店給師父做一次全身按摩,結束再請同一人按壓肩膀或腰部,不管按壓力到多重,這次觸感就會軟嫩到底,很少有堅實的感覺。

這個就應證了,平時都是由外側肢體肌群在收縮出力,但核心肌群卻沒有力氣,才會外側肌群放鬆以後,怎麼用力按壓都是軟嫩的觸感。最理想的狀態是,外面肌肉群軟嫩保有收縮彈性,但用力按壓深處時,卻是堅實的觸感,表示核心肌群的用力收縮,讓肢體可以更有效率的做出動作。


那懸吊系統是怎麼做到這樣的效果呢?


懸吊系統藉由去除(或是大幅度減少)地面反作用力的干擾,利用姿勢擺位誘發出核心肌群的收縮。核心肌群收縮後,會自然地讓外面緊繃的肌肉群放鬆,這時開始加入個案主動的肢體動作,同時間維持住核心肌群的持續用力。在這練習過程中,治療師不斷調整動作難度,隨時給予個案回饋,修正動作,刺激大腦強化核心肌群搭配肢體動作的迴路,弱化以前錯誤的動作模式迴路。

除了核心肌群的訓練外,懸吊系統也常利用去除地面反作用力的特點,用個案重量當作阻力,來作近端關節附近的肌力訓練。所以在劇中,有出現男主角利用懸吊系統來治療腰痛病人外,還有選手的訓練。 








總體來說,<致忘了詩的你>適合睡前閒暇的時候慢慢的一集一集去看的輕戲劇,在夜深人靜的時光,感受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如果以醫療劇來說,懸吊系統是可以搭上主角光環,成為一項厲害的工具,但本劇的主線任務是用詩在講情感的議題,所以懸吊系統變成配角有點不意外啦。

<註>圖片是從愛奇藝播放平台所截圖

2019年2月1日 星期五

物理治療(偽)塔羅牌 告訴你大掃除的動作秘密







挑一張牌,選出你最習慣的打掃模式


年節將至,大掃除成為許多家庭的必要事務。面對比自己身高還高的牆角;比自己手長還長的桌邊死角,跟地板一樣低的磁磚縫隙,大家是怎麼處理這樣狀況呢?

下面有四張圖,挑選一張你覺得你最常使用的策略,然後看看,用這些策略,打掃完後會有什麼成果呢? 




選好了嗎?
防雷分隔線



選圖A的狀況,看來是個手長腳長的朋友呢!






過度伸展手臂及軀幹,超過某個臨界點後,肌肉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拉斷,會突然反向強直收縮,會讓我們產生抽筋的感覺。再加上因為把手臂伸特別長,對於肩膀關節產生的力矩壓力也越大,一旦肌肉承受不住,就會造成拉傷的現象。

為了因應手腳過度的動作,軀幹的核心穩定也得具備相對應的力氣。如果軀幹力氣不足以穩定肢體的動作,為了完成動作,軀幹就會遷就肢體而歪斜過去,因此除了肢體容易受傷以外,身體脊椎也會有歪斜的情況發生。


選擇圖B的狀況,是個善用工具的朋友啊!






使用工具取代伸長的肢體,可以有效避免抽筋的狀況發生。但是力矩對軀幹關節的壓力還是沒有減少,就算是拖地、掃地,這類不用提起工具對抗重力的情境下,仍然考驗著肩胛背部和腰腹核心肌群的穩定力量。

人體的設計工學,四肢用來活動,軀幹用來穩定四肢不會被動作拉著走。如果軀幹沒有辦法做到拉住四肢,為了避免手腳因為一個動作就飛出去的慘況,這份穩定的責任就會推給肢體來負責。

換句話說,手腳的肌肉花了120的力氣在做80力氣的正職事情,多出來的40力氣在兼職穩住肢體不要飛出去。肌肉過度使用的結果,很容易產生網球肘、媽媽手的症狀。


選到圖C的,是個會犯全天下人類幾乎都會犯的錯誤的朋友嘿! 







人體的設計工學,四肢用來活動,軀幹用來穩定四肢不會被動作拉著走。但偏偏有時候為了提高動作效率,就會犯禁忌,使用擅長穩定的軀幹肌肉來做動作。

比如說要從地上搬東西上去高處,理想動作模式應該是這樣:
腳先蹲下,手去抓握物品
>>身體打直,兩腳出力,身體站起來
>>身體不動,兩手用力抬高,把物品放到位置

但是為了提高動作效率,修改後的動作變成:
彎腰,手抓握物品
>>身體後仰,頭比手低,把物品放到位置

既省下一個動作步驟,又減少了手跟腳的力氣損耗,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

不過凡事都有代價,身體脊椎的肌肉量比手腳的肌肉量少很多,但是突然要求脊椎做出跟手腳一樣的事情,就像是給25K的薪水,要做13項專業的事,脊椎肌肉一定無法承受這些重量負擔,這些重量負擔就分散給脊椎關節去承擔。

短時間內密集的讓軀幹承擔負重活動,很容易出現腰部拉傷、閃到腰、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等等狀況。


選擇圖D,看來是個勤勞的朋友呢! 






不管是大掃除還是在忙其他的事情,我們常常不知不覺專注一個姿勢動作,維持了好幾個小時沒有活動。一旦事情結束,就開始覺得肌肉緊繃、這邊酸、那裏痛,得活動一下才可以舒緩這些不舒服的症狀。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當我們習慣長時間固定某一個姿勢去做事情時,通常這種姿勢的特徵是,肌肉不需要出太多力氣,只需要把關節卡在一個位置上,就可以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而不會覺得疲勞。

用關節卡住的方式,勢必會對關節產生額外的壓力,而為了平衡這額外的壓力,就會有一邊的肌肉是縮短,另一邊肌肉是拉長。時間一久,局部的肌肉力氣不平衡就會產生緊繃感,關節也開始疼痛。


四張牌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


有沒有發現,這四張牌都一直在強調一件事情: 四肢用來活動,軀幹用來穩定四肢不會被動作拉著走。

如果長時間功能用錯,對於肌肉關節以及動作品質來說,常常會是災難的開始。 要避免這樣的災難,有3個方法,分別是:
強化核心肌群
外在肌力訓練
善用輔助工具

利用工具作為手腳的延伸,並且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訓練手腳肌力去增加工具的駕馭能力,同時間強化軀幹的核心肌群,促進脊椎的穩定性。這樣不管要練習什麼運動或是做什麼家事,都能夠保護自己不會讓自己這麼容易受傷!

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如何讓痠痛好更快? 物理治療師告訴你小秘密!





新的一年,開始新的健康計畫。很多病人都會跟治療師抱怨,做治療的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大家又很喜歡一直來復健,為了讓物理治療師不要跑儀器治療療跑那麼忙,讓個案在做治療更有效率一些,現在來講講,為什麼物理治療師通常會要病人回去要做居家活動,而這些居家運動又隱含著什麼目的呢?


哪種記憶最有效率?


講這個之前,先講講記憶這件事。回想以前中小學時期的學習,為了應付期中期末考,通常會在考前一周發憤圖強。假設現在是周末,你有整整2天可以複習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5個科目,你會怎麼分配複習呢?

認真想一下,你以前是怎麼複習的?

有人會每一科從頭看完一遍,開始解題目;有人會連續看個好幾遍,熟悉到可以背起來;有些人直接寫題目,遇到不會的題目再回頭翻書;有人是念完一個段落後寫題目再接下去一個段落……等等各種不同的念書法,那你的方法是什麼呢?再回頭想一下,段考後的成績如何?模擬考的成績如何?最後升學大考的成績如何?

國外的心理學家對於大腦如何處理記憶非常有興趣,於是設計一套實驗,針對重複學習輸入、嘗試練習輸出的記憶方式,配上近期與長期的測驗,把實驗方法與測試結果發表成一篇論文。

這篇論文的結論是,如果是針對短期內的測驗,重複學習輸入的記憶方式可以獲得明顯的成績優勢;但是,如果同樣的內容,拉長時間再測驗一次,學習後嘗試練習輸出的記憶方式,反而在測驗分數上比較有優勢。

在治療室學習,治療室以外才是記憶


回到物理治療師為什麼要個案回家一定要做居家運動,因為大家都知道,除了外傷以及先天疾病以外,痠痛原因絕大多數都是姿勢不正確,或是力氣不平衡所引起。為了破壞原先錯誤的姿勢模式和使力方式,物理治療師會在治療室中會放鬆緊繃的肌肉與關節,帶領個案感受壓力較小的姿勢位置,學習較為省力、不會代償的動作模式。

在治療師的學習模式下,個案在當下會覺得身體很輕鬆,做動作比較省力,但這只是治療師暫時借給個案的能力,如果沒有持續練習,身體並不會自己記憶正確的姿勢與動作模式,所以很容易讓原本的習慣姿勢與動作強勢回歸,以完成原本的生活或是工作任務,然後痠痛不舒服又會再一次找上門來。

所以治療師在治療室給的是姿勢與動作的學習,而給予的居家活動,就是一種姿勢動作的輸出與記憶。


居家運動隱藏的心理學


動作練習畢竟不是吃藥,個案不會很準時在飯前飯後就做一次,通常都是在手邊的事情告一段落,或是痠痛開始隱隱出現,才會想到有居家運動要做。做的項目順序也不見得照當初學習的順序,而是從先想到的、熟練的、容易執行的開始做。

這樣的做法其實就符合了動作學習與記憶機制裡的隨機練習以及嘗試輸出。因為執行的時間不固定,動作的順序有點忘記,該做的姿勢有記得但有點模糊,大腦與身體開始提升專注力與認知在這些姿勢與動作上,想要還原當初在治療室的感覺與動作,於是姿勢與動作的神經網絡開始重新連結。

這樣的過程經歷了幾天,每一天重複了3~5次,回到治療室再次治療時,治療師再矯正沒有做精確的姿勢動作,個案就會開始記得:平常應該保持什麼姿勢,做動作時會注意不要引起代償,接著整件事情開始進入正循環:

個案開始有意識自己的姿勢與動作>>>
練習調整自己的姿勢與動作>>>
察覺自己姿勢動作的頻率變高>>>
調整自己姿勢動作的頻率變高>>>
維持壓力較小的姿勢動作的時間越來越長>>>
逐漸取代原本不良的姿勢以及代償動作>>>
原本的痠痛不適感減輕與消失

療效通常藏在最後一哩路


所以當治療師花了幾十分鐘教導回去該練習的動作與姿勢時,不要覺得這東西比治療不重要,或許對個案來說,治療時間以外的練習,可能才是療效的最大來源呢!